“我捐獻了遺體,
也能夠用另一種方式,
繼續當我的老師。”
周紅飚,今年55歲
生前是杭州天地實驗學校的語文老師
4月6日上午
她因病離世,捐獻了角膜和遺體
“我走了,去了天藍色的彼岸,留下所有的祝福給你們”
這是周紅飚離世后,她哥哥用她微信發的朋友圈,這也是周紅飚生前編輯好的語句。
周紅飚的同事、學生紛紛通過微信朋友圈等各種方式追憶她生前的點滴,這位平凡、善良的教師形象越來越豐富。
大家都說,當了一輩子老師的她,這次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繼續當老師,她也會永遠地留在大家的心里。
37年的教師生涯
帶了上千名學生
周紅飚出生于1968年,18歲開始從教,37年的教師生涯帶了上千名學生。在不斷的付出中,她贏得了學生、家長和同事們的高度評價。
聽聞周紅飚去世的消息,43歲的沈燕(化名)不禁痛哭,雖然小學畢業已有30年,但她對周老師的印象依舊。
沈燕說,她是周紅飚帶的第一屆學生。當時周老師還是位18歲的姑娘,上課活潑風趣,課余和孩子們也處得特別好。周末,還會拿著自己的工資請孩子們吃蔥包燴、油墩兒。小學畢業后,周紅飚和孩子們也一直保持著聯系,她記得自己考上大學時周老師還給她發來祝福。
遇到學生家里有困難
她都會出手相助
“飚飚老師”是同事們對周紅飚的昵稱,在周紅飚的一位同事眼里,飚飚老師是前輩、師長、同事。
“她是我來天地的第一任師傅,接班前就跟在她身后,看她的背影,看她的一言一行。我就這樣跟著,后來很多年輕的班主任,都得來飚飚老師這里跟一跟。跟一跟,心就穩了,心就安了。”
不僅課上得好,周紅飚還是個很有愛心的人,一旦遇到哪位學生家里有困難
她都會出手相助。
余剛(化名)曾是周紅飚的一名學生,由于身患腦癱,父母又長年在外,周紅飚給予了他更多關愛,每天會給他補課,還會帶著他到自己家里吃飯。
已畢業好多年的余剛說,是周老師給了他自信和堅強。
“我捐獻了遺體,
也能夠用另一種方式,
繼續當我的老師。”
2018年,周紅飚不幸患了癌癥,治療中,她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病床上,周紅飚重溫了她經常給孩子們講的英國作家亞歷克斯·希勒創作的長篇小說《天藍色的彼岸》,該小說講述了因車禍死去的小男孩哈里牽掛著爸爸、媽媽、姐姐和朋友,在幽靈阿瑟的幫助下重返人間和他們做最后的告別,表達自己生前未來得及說出的愛的故事。
周紅飚曾說,生命是短暫的,但愛可以永恒。2022年11月1日,她登記了遺體和眼組織捐獻。她說如果身故后身體還能發揮作用的話,就為社會再做點事,捐獻角膜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孩子。
“聽說,在大學里,遺體捐獻者被稱為‘無語良師’,我捐獻了遺體,也能夠用另一種方式,繼續當我的老師。”周紅飚生前說。
如今,周紅飚實現了自己最后的心愿,留給他人無盡的祝福。她的名字將留在浙大無語良師碑上,她也給世間留下了永恒的愛。
周紅飚老師,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