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調查
這些題目是真的嗎?
大部分不靠譜,很少會有知識性考題
這些題是真的嗎?現代快報記者最終聯系上了其中四所學校的老師或孩子經歷過面談的家長,他們表示,大部分內容不靠譜!
金陵匯文學校的一位校長說:“有的題目聽說過,但這也太多太難了,不靠譜。10以內的加減法、認字認拼音等知識性考題不會考,以后都會慢慢學。”
對于讓家長和孩子“頭疼”的小學面試,這位校長解釋,“面試不是為了篩選孩子,而是要了解各個孩子的性格和特點,進行均衡分班。”這位校長透露,第一次見面要自我介紹,學校老師也比較看重孩子們的生活常識和自理能力,“鞋帶松了會不會自己系、體育課跑熱了會不會自己加減衣服、放學會不會整理書包等。”而且,拍皮球也曾出現在面談中,“從中能看出不少東西,拍球拍得好表明孩子身體協調性好,傳球互動還能體現出團隊合作力。”
南師附小的一位老師,每年都參加學校面談,但他從來都沒見過要給孩子做數學題的。“1+2=?2+3=?和99+99=?400+800=?可能會出現在同一場考核里嗎?根本沒有可比性啊!”
考棚小學一位老師回應:不屬實哦!好會編呀 !她說,學校也就是登記一下學生信息,了解一下孩子的表達等基本能力。
銀城小學的家長也告訴記者:體能、思維、想象力等考核得多。關于知識量的考查幾乎沒有。
也有對部分題有印象的,一位孩子參加過南外仙林分校招生面談的家長說,孩子小,出來說不清楚,但確實是聽到了有不同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考聲音的記憶。“估計是要多學外語,要看有沒有聽音能力吧!”
一位二年級家長告訴記者,因為孩子要入學,她持續幾年關注網上的各類小學面試題,往往就在春天會密集發布。“感覺這些內容拼拼湊湊的,有的常規內容是有的,但特別奇葩的,可能是夸大了。”她覺得,這些內容看看就好,不必太糾結。
學校面談到底問啥?
公辦校就是摸個底,民辦校看潛質
雖然不少學校都回應了題不靠譜,但這并不能完全消除家長的緊張心理,畢竟現在不提倡公辦擇校,家長擔心孩子被公辦校拒絕,想上民辦校的競爭也更激烈了。
雖然小學入學政策沒出來,但一些民辦小學已經收材料了,致遠外國語小學4月20日-5月29日開始報名,4月20日,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小學部也開始報名了。按往年情況,5月中旬公辦校也要開始報名,面談了。該怎么去面對?
記者了解到,公辦校面談,學區生就是一個揭底,而且考拼音,考加減法是“高壓線”,不允許。但學校會營造一個環境,通過各種趣味、體能活動來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平均分班做準備。當然,以前擇校生不少的時候,擇校生確有被拒過的,比如明顯坐不住,或是有一些行為習慣有嚴重問題的。但是如果是學區生,不管身體或智力條件,學區公辦校必須是零拒絕。
而民辦校的招生,現在不少都冠著“外”字,即使冠,外語也是學得比公辦校要多。這種情況下,是不是一定要上輔導班?知情人士表示,其實關健是看潛質,比如模仿發音,聽音。“一般都是一些奇怪的,大家都沒聽過、說過的,看看語感、記憶。”但和傳統的小學知識準備,不一樣。而且,孩子落落大方,喜歡表達,自理能力強,身體好也是受青睞的。因為不少學校是寄宿制,或是可以晚上七八點家長再接,這些素質非常重要。(徐萌 黃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