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即將畢業和剛剛畢業的工科男生,將自己翻越西藏14座海拔4000米以上大山的47天騎行經歷搬上了大屏幕,火速成為同齡朋友圈的“網紅”。
隊員們在騎行路上。受訪者供圖
車隊隊員自稱“葫蘆娃”
2011年,廣東工業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大一男生賴君豪在網上看到軍訓教官騎著沒有變速擋的二八大杠自行車游走拉薩、尼泊爾的視頻后,萌發了畢業旅行騎行去西藏的想法。怕自己反悔,2013年10月,賴君豪用2000多元買下了第一輛山地車,此后陸續有隊友加入,也有女隊友退縮,直到去年6月,車隊的7人隊形終于穩定下來。“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7朵花兒。”他們把車隊名字想好了——“一支車隊”,自稱“葫蘆娃”。
在集結7個“葫蘆娃”期間,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幾個大男孩從花城廣場集合,穿過夜色,騎向大學城進行15公里“拉練”。“葫蘆娃”們給自己定了位——要做全國首支騎攝進藏的大學生紀錄片團隊。為此,他們不僅準備了單反,還花了近萬元淘回來一套航拍器材。這些錢,都是他們做家教、派傳單掙來的,或者幾百幾百借來的。
途中也曾一起抱頭痛哭
去年6月29日,“葫蘆娃”們從廣州坐30個小時火車到成都;7月3日,“一支車隊”成員們每人馱著30斤行李和器材,向西藏駛進。
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是車隊第一座需要“攻下”的大山。然而,爬坡那天,大雨傾盆、濃霧密布,山路能見度只有幾十米,隊長賴君豪的全身起了風疹、拉練時落下的膝蓋舊患發作……堅持全程“不推車、不搭車”的隊友們好不容易騎上了山頂。然而,還沒松口氣,一位隊友不久后即因持續多日高原反應中途退出騎行。
在等待隊友好轉的幾天里,“葫蘆娃”們上山采風、航拍全景,還遭遇了一次“墜機”事件——航拍器氣流掉進附近一座寺院,所幸零件只是散落還能重裝。看到彼此灰頭土臉,“葫蘆娃”們都笑得很歡快。
然而,幾天后,幾個大男生卻在山上抱頭痛哭起來。原來,在翻越兩座4000米以上大山時,新入隊的隊友羅錦偉因為不適應漫長的上坡,雙腿病情發作,跟不上大部隊。傍晚越來越近,目的地卻還有40多公里。眼見雨越下越大,夜色越來越黑,隊友們只能向這“恥辱”的40公里妥協,抱著哭成一團。
這些笑與淚,都記錄在了隊員們的手機、單反鏡頭中。
眾籌3萬元辦成首映會
回到廣州后,他們用了半年時間,將47天的騎行剪輯成40分鐘的紀錄片,片名為《翻山越嶺遇見你》,要在畢業前舉辦一次首映會,并通過眾籌的方式解決經費——贊助10元,紀錄片片尾謝幕時給予特別鳴謝;贊助58元,另上附上《翻山越嶺遇見你》首映禮門票和紀念版明信片;贊助500元,“金主”將成為“夢想合伙人”出現在紀錄片片頭……兩周后,首映會所需的30048元全部到位。
4月19日,穿著統一隊服的“葫蘆娃”站上了有400名“眾籌”觀眾的首映禮舞臺。當47天旅途里遇見的人和風景出現在大屏幕上,有的“葫蘆娃”淚崩了。
“這就是我們這一站的終點了。我們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做成這一件事情。”賴君豪說,現在有的“葫蘆娃”去深圳創業,有的“葫蘆娃”回到崗位繼續搞設計,而自己則為出國讀研苦練英語。(記者 趙琦玉 實習生 韋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