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季,北大清華爭取甚至搶奪高分生源尤其是狀元的消息就會不斷傳出。然而,今年,這一“爭奪戰”卻升級得更為白熱化。昨天上午,實名認證的“北京大學四川招生組”和“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在微博“掐架”,互斥對方采取欺騙考生、金錢利誘等不當方式爭搶生源,并稱對方散布謠言、騷擾本校報考者,引發廣泛關注。昨天中午,雙方已將相關微博刪除。對此,兩校校方均表示,對于個別招生人員的不當行為應予以嚴厲禁止,希望繼續給考生提供高質量的招生咨詢服務。
■事件
北大清華四川招生組微博“掐架”。微博截圖
兩校招生組微博掀舌戰
昨天早上8點13分,北大四川招生組發布置頂微博稱,“這兩天微博微信上關于招生大戰的討論極多,某校輸紅眼之后的做法讓人哭笑不得”,并倡議“不撒謊不抹黑;不通過學校、家長施加壓力;抵制漫天要價。”
12分鐘后,其再次發布微博稱,“某校招生組給文理科前十選擇北大的考生挨個電話稱,北大欺騙了他們,不會滿足他們的專業志愿……從近五年的歷史看,恰恰是某校多次毀約,沒有兌現承諾。”
對此,清華四川招生組于上午9點11分、9點30分兩次轉發該微博,并評論“給考生介紹北大情況,夸張一點也沒問題,但非要超越政策,拿錢誘惑考生,不怕教壞小孩子嗎?”
北大四川招生組則繼續轉發微博稱,“兄弟,過去五年你們砸錢買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講嗎?拿分來跟北大談錢的,門兒都沒有!”
至此,兩校“招生大戰”已近白熱化。雙方相關微博均獲數萬轉發、評論,網友“橋大酥”調侃兩校稱:“相愛相殺,這個梗甚萌。”亦有網友評論兩家高等學府的做法“有辱大家風范,有失大學之魂”。
昨天中午,雙方已將相關微博刪除。隨后,清華、北大四川招生組分別稱,“本組今后謹記: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和“感謝批評、嘲諷及各種哪怕以惡劣形式展現的教育”。疑似結束“戰爭”。
■回應
北大 反對招生不文明行為
事發后,京華時報記者致電北大清華四川招生組。北大四川招生組老師稱,“清華妨礙北大招生,每年如此,已不是新聞。考生填報志愿完全自主,招生組不會過問。”
對此,北大校方回應稱,注意到某些在招生過程中不當行為的網上報道,對于個別招生人員在招生過程中存在的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予以堅決反對。“我們希望以后不再出現此類事件,北大在招生中始終要求招生人員嚴格自律,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希望每個孩子進入最適合自己的理想大學。”
清華 學校已重申招生紀律
昨天,清華四川招生組老師稱,“北大是否妨礙清華招生,自己不便做出評論。”
清華大學校方表示,招生紀律明確規定,招生工作人員不能私自以學校和招生組的名義發布消息,也避免評議其他學校,更不得批評兄弟院校。
“前幾天,我們還通過招生辦公室多次叮囑各招生組老師,招生過程中,只講自己的招生原則,解釋自己具體的專業情況,不評價學生,不評價學校。”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出現微博中的情況是不允許的,學校已重申招生紀律,四川招生組的老師也意識到了這樣做不合適,因此第一時間就刪除了相關微博。目前招生工作仍在進行中,各招生組老師還是要以做好招生咨詢服務為重,服務好目標考生和家長。
■觀察
兩校招生大戰由來已久
其實,昨天的微博“口水戰”只是近日北大清華爭搶生源的一個高潮。自從高考出分后,兩校爭搶生源的消息就沒有停止過。
據媒體報道,6月25日,廣東省查分系統開啟前,全省理科前十、廣州市執信中學學生葉彤接到兩校招生組電話,提前獲知了高考成績。兩校則為爭搶葉彤,當面理論;6月26日,廣東實驗中學,有記者稱,在學校看到兩校招生組人員。高分生記者見面會結束后,兩校主動找到高分生面談,派專車接送;此外,在重慶市查分系統開啟前,重慶高考文科狀元、巴蜀中學劉楠楓在成都游玩時,接到北大招生組電話,提前獲知了高考成績。北大執意派專車到成都將他接回重慶,于是劉楠楓回重慶的時間被多耽擱了4個多小時。
記者翻閱兩校四川招生組微博發現,在歷年招生中,雙方均發布過類似微博,互斥對方有爭搶行為。2013年6月27日,北大四川招生組稱,“某校招生組在微博上公布被其退檔的考生信息,十分不妥。”并稱自己掌握“該校同樣情況卻未退檔的考生信息,但不會公布”,提醒其“雙重標準要不得”。
2014年6月27日,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稱,“某校招生組向考生發布詐騙消息稱,自己是清華招生組老師,該生所報專業無法保證,勸其改換專業。”
據一名北大學生微博顯示,她曾經“目睹清華青海招生的老師滿嘴胡扯黑北大”,并上傳一張朋友圈截圖,“北大已將學生接上車,學生自己也愿選擇北大,清華卻攔在車前造成交通堵塞,并抓傷一名招生老師。”截圖中配有三張圖片,顯示一名男子站在車前,一名老師手臂有抓傷。該微博獲北大四川招生組轉發。
京華時報記者 張曉鴿 遲名
相關新聞:
清華北大招生組互指“買”考生 網友:教育不是生意
6月28日上午,清華北大四川招生組在官方微博中互指對方花錢“買”考生,引發熱議。 微博截圖
近日,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正是考生們選擇高校填報志愿的忙碌期。28日上午,清華、北大兩所高校的四川招生組卻在微博上引起了“千層浪”,雙方在官方微博上連續發布信息,互相指責對方花錢“買”考生,迅速引發關注。
有網友質疑并發問,“真的存在‘買’考生現象嗎?這種行為合理合法嗎?這事誰來管?”還有不少網友因此嘆息,“為何要‘買’考生,教育不是生意啊!”同時,也有部分網友持平靜態度,“不要上綱上線到一流大學的層面,高校搶生源,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上午8點25分,北大四川招生組在其認證官微中發布了一條微博,指責“某校”欺騙報考北大的考生。微博稱,“某校招生組給文理科前十選擇北大的考生挨個電話,稱北大欺騙了他們,不會滿足他們的專業志愿。在此我們回應:1、招生組的承諾,一諾千金,目前報考各個專業的人數也十分合理,沒有任何不滿足的可能;2、從近5年的歷史看,恰恰是某校多次毀約,沒有兌現其承諾。請不要繼續騷擾北大準新生。”
隨后,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官方微博轉發并評論北大招生組的微博,“兄弟,給考生介紹北大情況,讓學生更好地選擇,你夸張一點也沒問題,但非要超越政策,拿錢誘惑考生,就不怕教壞小孩子嗎?”
緊接著,北大四川招生組再次發微博回應,“兄弟,過去五年你們砸錢買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講嗎?我們也再次說明,拿分來跟北大談錢的,門兒都沒有!”
兩所高校的微博很快被上萬名網友轉發,隨著“互掐”升溫,更多的網友發聲參與其中。網友“斑馬”憂心留言,“是學生助理在運營微博嗎?趕緊刪了!”眼見清華北大為搶生源互掐,部分自稱“學渣”的網友表示“難過”,“原來真的有人為了讀清華還是讀北大而煩惱!看著好心酸,我都考不上……”
還有部分網友在微博中留言,表示“失望”,“作為中國最好的兩所高校,能向學子們表現你們百年學術底蘊嗎?掐來掐去,意義何在?”
目前,兩所高校招生辦未就此事進行正面回應。(記者 盧冠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