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孩子心里真正在想什么,家長是不是真的懂
一到暑假,似乎離家出走的孩子就會多起來。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只愿意跟同齡人說心里話,不愿意跟家長說。他們和13歲女孩一樣,認為大人不懂他們的世界。
相反很多家長,也和13歲女孩的媽媽鐘女士一樣,認為青春期的孩子叛逆,難溝通,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不知道她們在想什么。
孩子心里的真實想法是什么?家長到底應該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
全國家庭教育專家講師團的朱棣云老師聽了這件事情后,首先批評了媽媽,她認為媽媽有一定責任。
朱老師說,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處于自我意識的成長階段,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充滿了冒險精神,他們對這個世界也開始樹立起屬于自己的世界觀。
“信任是關鍵。青春期的教育,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孩子是家長生命中最重要的,要讓孩子對家長有一個依賴感,信任感。家長同時要給孩子立規矩,青春期的孩子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有哪些可能遇到危險的情況,有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這個規矩越具體越好。比如出去見網友這件事,并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問清楚,見的是誰,去幾天,去哪里,怎么去,是否會遇到哪些意外情況,都要事先溝通好,做好規矩。如果孩子想要做的這件事情是有風險的,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她的想法是什么,告訴她為什么不同意。”
朱老師補充說,家長應該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孩子在青春期會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這就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合理的可以答應孩子去做,甚至有些明明是要碰壁的,但只要沒有風險,也可以讓孩子去嘗試,讓孩子在碰壁之后學會自己成長。
“最忌諱的就是,無論什么事情不問清楚,先不分青紅皂白阻攔,這樣只會導致孩子更加不愿意跟家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