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前拒絕抑郁癥藥物治療
輾轉幾次,南都記者終于聯系上了行兇女子的父親劉某(下稱劉父),他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在羅租社區旁邊的第五工業園經營一家電子加工廠,在七巷4樓長期租了三間房子,其中一間是給女兒住,有時候也會有一些女工跟她一塊住,夫婦住在女兒正對門,還有一間給男工住。最近一年來,女兒談了個住在七巷13號樓的男朋友,經常會走動,有時候也會在那里住。
劉父向南都記者透露,女兒天生患耳疾,聽力不好,造成女兒敏感內向的性格,不愛跟人說話,慢慢有了抑郁癥狀。2012年4月,情緒失控的女兒曾從自己居住的房間逃生窗一跳而下,雖然沒傷及性命,但在這之后女兒的腿有了殘疾,抑郁癥狀越來越嚴重,并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劉父告訴南都記者,女兒服藥的時候還算好,可以正常上班,但一停藥就會變得很急躁,易發脾氣,“就是有人走路時,不小心搶了她的道,她就會發脾氣,甚至會動手打人”。
據劉父透露,事發前幾天,女兒一直不肯配合服用精神藥物,他們想了很多方法,甚至將藥物摻在食物的湯水中,但是她依然很抗拒,精神狀態變得很糟糕,經常發脾氣。他表示,事發當天,家人已偷偷將女兒的衣物收拾好,連捆她的繩子都準備好了,準備當天下午捆著她去精神病醫院住院治療,午休時她媽媽在房間看著她,打個盹的工夫,發現女兒不見了。不久后,就接到了派出所的電話,說是女兒把人給打了,“當時真后悔上午沒把她送走。”
劉父表示,自己并沒有躲著不見受害者家屬,他一直在找女孩的家人,但是派出所和工作站均表示不方便提供聯系方式,以致于到今天才來到醫院看望受傷的女孩,他當場給女孩的家屬留了六千元錢。
南都記者隨后也聯系上了女子的男朋友,其住在希希家同一棟樓。據女子的男朋友透露,跟其相處了一年多,自己很忙,她也不是經常來家里住,偶爾來了也是很少溝通,她不是很愛說話,偶爾出去逛街,但次數不多。他告訴南都記者,事發當天他感冒在家睡覺,中午的時候女子劉某曾來過家里取樓下大門的感應鑰匙,“但她和往常一樣未說一句話,轉身就離開了”,他表示,傍晚正在做飯時,民警來說她女朋友出事了,他才知曉此事。他表示,事發前女友除了話少些,并沒有發覺有什么異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