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老師的扁擔挑起了許多
巴丁屯沒通公路,每年開學學生書籍只能運送到公路邊,然后由蒙志年一捆一捆挑進山中的校點。“有時候要挑三天,如果加上一些日常用品,要一個禮拜。”蒙志年的妻子韋月姬說,這些年因為挑書,他用壞了20多個籃子。
蒙志年挑書用的扁擔和籃子。
以前,巴丁校點的條件比現在還要艱苦,蒙志年總會利用寒暑假,給教學點添置點教學用品。平時,他去砍柴,燒成炭后到鄉里換回粉筆、墨水;暑假,則去馬山縣挖煤,給孩子帶回作業本、籃球。
在村子待久了,蒙志年和鄉親們漸漸熟絡起來。有時候,村里的老人家里沒鹽沒油了,總會叫他幫忙帶點,因此他進山的籃子里,還會裝著村民需要的物品。
這些年,蒙志年有機會調到離家不到100米的溫和村小學,但他沒有。說是對鄉親有了感情舍不得,但他更擔心如果他走了,沒人愿去巴丁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