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分居奶奶失聯(lián)
4年僅見一次家人
雙鴨山林業(yè)學校黨支部書記姚雪萍表示,孩子剛入學的時候沒有戶口,是學校和林業(yè)公安局給他們辦理了戶口。在聯(lián)系不到孩子的奶奶后,學校曾通過當地的公安局和法院尋找孩子的父母。“當時公安局發(fā)現(xiàn),孩子的父親在山東有入住信息,但是后來又找不到人了。相關部門也找到了孩子的母親,但她沒有撫養(yǎng)能力。所以后來我們學校就一直承擔著撫養(yǎng)他們的責任。”
據姚雪萍介紹,雙鴨山林業(yè)學校屬于當地林業(yè)系統(tǒng),有獨立的民政部門,學校為兩個孩子聯(lián)系了林業(yè)系統(tǒng)內的民政部門,給孩子辦理了低保和補助。“說實話,這么多年了,學校就是他們的家,我們就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
張柱的班主任陳老師從二年級開始教張柱語文,她說張柱在班里很開朗、活潑,同學關系很好。不過陳老師說,雖然張柱沒表現(xiàn)出來,但她能感覺到張柱對于父母和家庭的渴望:“去年,張柱的媽媽來看過他一次,給他買了些吃的、穿的,這是幾年來張柱唯一一次見到家人。見面后不久是六一兒童節(jié),他特別希望媽媽能再來一次,但是他媽媽沒有來。”陳老師回憶,六一那天,別的孩子興高采烈,張柱卻趴在桌子上,一直沒說話。
汪老師是張明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她對北青報記者說,每次班里發(fā)獎狀,其他孩子都說要把獎狀拿回家里給爸爸、媽媽,張明就自己把獎狀默默放進書包里,他說不知道要拿給誰。
汪老師說,去年張明的媽媽來看過他后,他就特別想見媽媽。開家長會老師打電話通知家長時,他就跑到老師跟前,問:“老師你能再給我媽媽打一個電話嗎?”“我實在不忍心告訴他,我們聯(lián)系不上他媽媽,只能找各種借口說他媽媽有事來不了。”
兩位班主任介紹,兩兄弟基本每天都在學校生活,放寒、暑假的時候其他學生都回家了,他倆白天在學校的幼兒園生活,晚上就跟著高中部的生活教師到高中宿舍休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