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借用同學身份信息網貸30多萬元
根據公安機關的調查,韋某盜走同學的錢款,主要是為償還所欠的大額網貸。從2016年4月開始,韋某以多種理由向身邊的十多名同學借錢,同學們手頭都不寬裕,韋某便提議借用對方的身份信息在名校貸、分期樂、愛學貸、趣分期等網絡借貸平臺注冊賬戶,網貸平臺將錢款匯至出借身份信息同學的賬戶,后轉至韋某的賬戶。
韋某借錢的理由很多,有時對同學說是在美團上開外賣店缺錢,有時是與人合伙開電動車租賃行需要啟動資金,有時還說自己母親生重病住院,需籌借醫藥費。據統計,他前后借款達30多萬元。至于錢的用途,韋某供述,大部分錢都沒用在正經事上,賭博輸了8萬至10萬元,被返利網站騙走3萬多元,還有一部分拿去還賬。這造成大部分以同學名義所借的網貸因未能按時還款出現逾期。
反思:昔日好學生為何走上犯罪道路?
因韋某涉嫌盜竊罪,公安機關于今年6月底將其抓獲。記者了解到,韋某所在學校向辦案機關出具了他在校情況說明,提及韋某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和綜合測評均位于班級中等水平,大二學年擔任班長、學院學生會干部,工作較為認真負責,團結同學,得到了班級同學的信任,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轉變出現在2016年4月,韋某萌發創業的想法并借錢投入,但由于對創業認識不足,管理不善,導致創業失敗,該同學的心理發生變化,由最初對創業的興趣轉變為對金錢盲目而瘋狂地獲取。
韋某亦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反思,“讀大學后逐漸有了攀比的心理,借錢來吃喝玩樂,買手機、買山地車。直到偷偷轉同學銀行卡里的錢,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現在后悔都晚了”。
考慮到韋某盜竊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利用同學的信息辦理網絡貸款,至案發仍有大量借款未能歸還,為防止韋實施新的犯罪,西鄉塘區檢察院審查決定以涉嫌盜竊罪對其批準逮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