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來得猝不及防。
據婁功余回憶,2015年8月,婁滔回恩施度暑假,經常說身體渾身沒力氣,上樓乏力。當時,父母還笑女兒“太嬌氣”。
10月份婁滔返校后,一天早晨給媽媽打電話,說一只腳尖踮不起來,不聽使喚。經過一系列神經內科檢查,2016年1月中旬,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協和醫院相繼對婁滔的病情作出診斷:疑似運動神經元病。
運動神經元病,就是大家熟知的“漸凍人癥”,屬于神經系統疾病,目前病因病理不明。而婁滔所患這種,發病進程十分迅速。其可怕之處在于,患者大腦意識從頭到尾都是清醒的,會慢慢感受到全身不受控制,最后連呼吸肌都無法自主,只有眼睜睜等死。
也因此,這種病被描述為:靈魂被囚禁在身體里。
為了不拖累男友,在患病1個多月后,婁滔主動提出和男友分手,并謝絕很多同學的看望。她希望,自己留在大家心目中的是一個健康美好的形象。
2年來,婁滔踏上了漫漫求醫之路。
2016年10月,不見好轉的婁滔,被轉回恩施當地一家醫院的神經內科,做保守治療。她的病情越來越惡化。發展到最后,連吃飯、張嘴都沒力氣了。2017年元月,因大腦缺氧深度昏迷,婁滔住進了ICU重癥監護室,失去了自主呼吸功能,用呼吸機維持生命。
盡管如此,婁滔在患病期間,仍堅持“聽”完了60多部中外世界名著。患病期間,婁滔經常說,好不容易進入了理想的校園,找準了鐘情的學業,不能繼續奮斗、有所作為,實在心有不甘。
據了解,“漸凍癥”病人發展后期,整個人都如同面條一樣癱軟。面對自己的病情,婁滔曾多次提出,不治了。但父母勸她要繼續堅持。
最終,這個像天使一樣的姑娘,選擇口述遺囑,捐獻出自己的器官,并要求“將骨灰撒入長江,不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這份遺囑應該是她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2016年,病中的婁滔堅強樂觀。 (文/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