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那年暑假,婁滔開始感覺到自己不再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當年8月,他回到恩施度暑假的時候,經常說渾身沒勁,上樓乏力。當時,父母還笑女兒“太嬌氣”,并未當回事。
10月份婁滔返校后,身體的情況并沒有好轉。一天早上,她給媽媽打電話,說一只腳的腳尖踮不起來,不聽使喚。最初,還以為是頸椎或者腰椎出現了問題,影響到腿部。直到多家大醫院權威教授會診,才被確診為“運動神經元病”。
汪艷梅在接受采訪時說,得知檢查結果后,婁滔顯得比較平靜,反而經常安慰父母。其實婁滔自己也知道這個病意味著什么,一家人也輾轉各地求醫,但是并未有太大的改善。
到了2016年6月,婁滔的四肢已經喪失了行動能力,生活起居全部需要靠父母照顧。5個月后,婁滔已經全身癱瘓、呼吸困難。但在這期間婁滔靠著有聲讀物,在病床上聽完了60多本書的內容。
“她有時候經常說,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卻患上了這樣的病,實在有些遺憾。”汪艷梅說。2016年10月,婁滔被轉往老家的一家醫院進行保守治療,今年1月,隨著病情進一步惡化,因大腦缺氧,婁滔陷入深度昏迷,住進了重癥監護室,失去了自主呼吸功能,需要用呼吸機維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