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之父”上學有全英文筆記
“二王一肖”合作教學幾十年
昨日,華商報記者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觀看了展覽,展覽中不乏很多學術大家的筆跡。
“納米之父”王中林院士在西電上學期間所做的筆記有目錄分章節條理清晰,有的還是全英文筆記。西電密碼學專業號稱“國內密碼學的黃埔軍校”,肖國鎮、王育民、王新梅教授號稱“二王一肖”,合作教學幾十年,國內一半以上的密碼學專家都是他們的弟子,展覽中有三位教授出的手寫版試題、英文信件、年終總結。肖國鎮教授在1997年年終總結時寫到:“在生病期間受到學校及重點實驗室領導的關心,自己決心在新的一年努力工作,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力爭多做些有益的工作。”
還有講授歷史的教師將各種戰役繪制成圖,尺寸達1米×2米。學校已退休英語博導封文和為學生制作花名冊,貼上照片寫上學號、分數等信息。中國通信電子專業第一個博士寇衛東的博士畢業論文全部手寫,頁碼將近100頁。
看完展覽學生感慨:
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長盧朝陽介紹,此次活動源于學校黨委書記鄭曉靜發給他的一條信息,鄭曉靜去年年底見了王中林,提出請他捐一個他在西電讀書的筆記本,她覺得“西電筆記”更能生動反映“學在西電”。盧朝陽覺得這個提議很好,于是他們從上半年開始,用微信、網絡、文件各種形式向全球校友、退休教師、在校師生發起號召,最終收到170多件作品,篩選后展出了其中的69件。
盧朝陽說,現在很多老師上課使用PPT,不少學生不做筆記只是用手機拍下PPT,其實這樣并不如做筆記印象深刻。
昨日,該校通信工程專業大一學生童梓恒說,看到院士的筆記很有觸動,即使再深奧的知識都是由淺入深、從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學習的,院士的筆記做的認真、老師的教案和板書寫的用心,身為學生,真的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 華商報記者 趙瑞利 攝影 鄧小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