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沖業績” 護好錢袋子
昨日,廣州警方通報:近日,詐騙分子再度活躍,準備利用歲末年初這段時間“沖業績”,其中冒充“公檢法”的電信網絡詐騙更是不斷出現,市民群眾要提高防范意識,守緊自己的“錢袋子”,牢記“要轉賬,疑詐騙!”
1月5日,一位家住海珠區的六旬老太太在家中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以冒充保險、公安人員,稱其“涉案”的詐騙手法。誘騙老太太到工商銀行辦理了U盾,并特別購買了手提電腦,回到家中后,老太太按對方提示,一步步進行電腦操作,直到1月10日其家人發現不妥時,老太太節儉一生,積攢下來的227余萬元已被騙走。
騙子來勢洶洶,反詐中心民警也爭分奪秒與騙子“斗法”。據了解,去年4月以來,廣州反詐中心應用多個科技系統挖掘預警數據,提前介入,提醒、勸阻潛在被騙群眾8.6萬多人,日均撥打勸阻電話1000多個,從源頭上降低群眾被騙可能性。
1月8日上午9時許,廣州市反詐中心在辦案中發現,一位事主疑似接到騙子發來的虛假通緝令,與騙子進行過長時通話。反詐中心值班員小關發現后,爭分奪秒撥打事主手機,事主卻一直關機,小關立刻報告值班組長進行信息研判,嘗試聯系事主家人。
當天9時18分,小關成功接通事主母親黃女士的電話。黃女士起初半信半疑,于是小關耐心細致地為黃女士解析騙子的行騙手法,并再次說明來意。黃女士與丈夫交流后,終于回憶起不久前與事主進行視頻通話,事主在通話中確實異于平常——事主曾提出要家人轉賬2萬美元,卻沒有說明原因,肢體神態也表現得緊張、驚慌。小關聞言,立即讓黃女士設法盡快聯系事主,防止受騙。
當天9時28分,小關再次致電黃女士。黃女士稱已聯系到在美國讀書的兒子,并讓兒子通過揚聲器與小關通話。
據事主稱,自己接到冒充領事館工作人員稱其涉及經濟案件需配合調查的詐騙電話,對方甚至發來偽造的通緝令,導致自己信以為真,這才急切要求家人轉賬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萬元)以“配合調查資金來源”。小關不厭其煩,為事主上了防詐騙的一課,事主和家人恍然大悟。黃女士后怕地表示,幸好反詐中心及時勸阻,自己停止了轉賬操作,避免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