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森去養(yǎng)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湖北醫(yī)藥學院供圖
行走在“準醫(yī)生”的路上
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在湖北醫(yī)藥學院求學的這五年,孫佳森一邊勤工儉學,一邊一有空就照顧殘疾的父親,從不讓父母操一份心,花一分錢。依靠打工和獎學金資助,孫佳森交齊了學費和生活費。
平時,深受貧窮與苦難折磨的他珍惜自己的每一分錢。周末有空,他常抽時間去做一些兼職來補貼生活,但即使掙到錢,在食堂吃飯時,同學們常??匆娝淮蟊P米飯上面僅僅只打上一個青菜。談了戀愛后,女朋友心疼他,經(jīng)常吃飯時把菜夾到他的碗里,他心存感激地笑笑。
然而,對待自己很“刻薄”的孫佳森對身邊的人卻非??犊T诋敯嚅L時,他自己出路費遠赴千里送患病的同學回家;當同學住院拿不出藥費時,他墊付全部生活費為其交付住院押金;當?shù)弥S鸦疾r,他把自己剛剛撿廢品賣出的四十幾元錢全部捐出;遇到?jīng)]有家屬照顧的患者時,他幫助病人洗頭、洗腳;看著病人可憐,他甚至不嫌臟,幫病人擦拭嘔吐物;當知道同學親人住院沒錢時,他毫不猶豫的掏出50元錢來;當自己拿到學院發(fā)的獎學金時,他想到了那些更需要幫助的同學,他不僅幫助身邊的人,當看到大涼山的孩子們因為沒錢買文具的時候,他拿出自己僅有的602元為孩子們捐獻了30套精美的文具……
有人評價孫佳森是這個世界的“怪胎”。明明自己得著銀屑病,時常買止癢藥的錢都拿不出來,悄悄地把醫(yī)用酒精涂在身上止癢,卻“裝著”大方地總?cè)ゾ桢X幫別人。然而,孫佳森卻有一套自己的觀念與理論。他覺得自己不僅僅只能看著自己,自己的病已經(jīng)折磨自己這么多年,自己清楚它會怎樣,而作為一個“準醫(yī)生”,應該有一顆幫助、關懷社會的救死扶傷之心。
在大學的五年里,孫佳森漸漸成長起來。從學生干部到實習醫(yī)生,從科研創(chuàng)新到社會實踐,孫佳森以一種不服輸、不放棄、不任性的為人做事方式,踐行著自己的理念。(通訊員 鄭建超 鮑曉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