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回應拿地傳言
“地是有整體規劃的,要不真成房地產了”
童文紅自2013年5月菜鳥成立之初即擔任菜鳥網COO,近兩年來一直是菜鳥網絡業務的主要操盤人。
當時,馬云給菜鳥定了兩個要求,第一是24小時之內送貨可達,“可達”意味著不僅能到,還可以按照用戶約定的時間送到;第二是菜鳥的人數不能超過5000人。童文紅說:“這兩個框牢了,你就知道菜鳥要做什么,它注定菜鳥不能做快遞。”
在阿里巴巴即將上市,菜鳥成立一年之后,外界對它的印象是瘋狂拿地。因為用戶沒有看到哪件商品打著菜鳥的LOGO被送進家門,也沒有聽說菜鳥哪個倉庫大規模開門迎客,反而是一個個與“地”有關的項目密集上馬。
2013年12月28日,菜鳥的第一個全國樣本“中國浙江金華·金義電子商務新城”正式開工。此前一個月內,菜鳥在重慶、鄭州和成都的項目陸續啟動。這很容易讓人覺得,菜鳥要靠“圈地”來賺錢。連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都說,未來中國房地產,不要看政府怎么做,而要看馬云怎么做。著名現代物流供應商普洛斯向投資者提供的數據是,在中國開發物流地產項目,10年期投資的內部回報率高達 15%-20%,除了租金收益,主要收益來自土地增值。
童文紅,作為菜鳥實際操盤者不同意這種說法:“地肯定不是隨便拿的,肯定是有整體規劃的,要不真成房地產了。”關于菜鳥不是在圈地賺錢,她的理由是,第一,阿里沒有房地產公司的基因;第二,工業地產回報周期最長、回報率最低。所以,“靠地產賺錢完全不靠譜。”她說。
未來
針砭快遞痛點
“讓用心為消費者服務的快遞公司成長得更快”
今年3月26日,童文紅在2015中國快遞論壇上表示,中國快遞市場是一個“神奇的市場”,2014年全國共發送了140億個包裹,天貓雙十一峰值達到了2.78億個,但“居然沒有爆倉,美國人聽了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但是這樣一個市場里仍然存在三個核心問題,菜鳥的任務是用數據給合作伙伴賦能,推動行業利用互聯網的思想增加分享,在分享中用創新能力去競爭。
童文紅表示,中國快遞行業目前存在的三個核心問題,一是大家都覺得市場的蛋糕還很大,應該提升服務、提升能力,但在實際競爭中又輕視服務,先搶了蛋糕再說。第二,忽視消費者需求,圍著商家轉。第三,技術落后,數據不完整,系統不穩定。“菜鳥接下來會用技術和數據的能力,幫助快遞公司提升效率,維護市場環境,讓真正用服務,用品質,踏踏實實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快遞公司成長得更快。同時,加大在平臺上用訂單培養出多種多樣的服務。”童文紅說,“我相信中國的未來一定是屬于那些用數據做翅膀,用服務贏得未來和消費者的企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