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力量 在校生搖身變“名師”
搜索各類培訓機構招生信息,不難看出“名師”已經成為“殺手锏”,不少藝術類培訓更是頂著“名校名師”的招牌。
剛剛高考結束的小鄭告訴記者,他就在參加藝考培訓時遇到了“假名師”。“我高二暑假報了一個播音主持培訓班,準備參加藝考,當時他們說都是山藝在校老師來講課,還有電臺的一線播音員。”小鄭說,他初次見到代課老師,便感覺對方面孔有些青澀,對方也沒有做過多自我介紹便開始了課程,而小鄭與其熟悉后互加了QQ,才發現這位“名師”曬出的日常都是大學生的“吃喝拉撒”。
“后來也問過輔導班,他們回應說老師們都太忙,不能天天來上課,指導課程快要結束,才請了一位真的大學老師來做了個考前講座。”小鄭說,雖說遇到這樣的事兒有些憋屈,但迫于課程已過半、無法退款等原因,并未進行追究。
此外,不少外語培訓班都有外籍教師授課,但根據以往媒體調查,濟南的“正牌”外教并不多。業內人士提醒,選擇外籍教師一定要看兩個證,一是培訓機構的《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認可證書》,二是外教的《外國專家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