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面上各式各樣的培訓班目不暇接,有些培訓班為了吸引考生報名,經常打出“考試包過”、“不過退費”、“免費重學”等誘人的承諾。近日,通州區法院審結一起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案,案中的培訓機構承諾如果考生達不到考試分數及格線,將退還200%的學費。考生王某報班后,仍未能通過考試,便將該教育機構訴至法院要求退還費用。通州區法院一審判令該教育機構退還雙倍學費,教育機構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2014年9月,原告王某與北京某教育機構簽訂合同,約定該機構為王某提供2014年度注冊一級建造師考試輔導,輔導費35000元;同時約定,如王某依照合同約定和機構的要求全面完成輔導及學習課程后,仍達不到考試合格分數線,有權要求該公司返還200%學費或免費重學。退費條件包括王某應提供真實的個人身份信息、應具備考試資格、應參加考試、應完成輔導課程、應在協議規定時間內(考試分數公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提出返款申請、考試分數應在地區公布合格分數線50%以上,上述任一條件不滿足,王某均無權要求退還任何費用。
合同簽訂后,王某向該教育機構支付輔導費35000元,參加了教育機構組織的培訓并參加考試。2014年12月,考試成績公布。2015年2月15日,考試合格分數線公布。王某每科目分數均超過合格線50%,但未能通過考試。隨后,王某向該機構申請退費,但被拒絕。王某無奈之下只得將該教育機構訴至通州區法院,要求雙倍返還輔導費7萬元。
此案庭審過程中,被告認為,合同規定退費時間是在公布成績后的10個工作日內,成績于12月公布,王某卻在2月要求退費,退費時間超過合同約定期限,故拒絕退費。通州法院經過審理認為,雙方簽訂以通過考試為目的的教育培訓合同,原告王某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了參加培訓的義務而未能通過考試,考試成績亦符合雙方約定的退費要求,且在明確知道本人未通過考試之后10個工作日內向被告公司申請退款,而被告辯稱合同約定的申請退費時間為考試成績公布后10日內,但由雙方簽訂合同可以看出,退費時間并非考試成績公布后10日,而是考試合格分數線公布后10日,故結合合同上下文,該條款應做出有利于原告王某的文義解釋,申請退費的時間應確定為考試合格分數公布的10個工作日內,因此認定王某在合同規定期限內申請退費。
法院還認為,雙方約定的退費數額為200%,考慮到合同中已經對退費條件進行了嚴格的約定,而原告完全履行合同約定,在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后仍未能實現合同目的,而該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不能通過對原告王某工作生活均會有較大影響,故退費數額既是雙方合同約定,又屬于對原告的合理補償,故對該數額,法院予以支持。綜上,法院判決被告某教育機構返還原告王某雙倍的輔導費7萬元。該案判決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記者 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