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月,程楠的女兒說什么也不想再上英語課了。
“不滿意就退貨。”這是很多商家對顧客的承諾,但在少兒英語培訓市場,“退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女兒不想再上英語課,程楠嘗試過退款。找到老師,老師千方百計地勸程楠讓女兒繼續(xù)學下去。溝通幾次之后,老師婉轉地提醒程楠:當時簽訂的協(xié)議上明確寫著,交款后幾天之內(nèi),家長可以提出退款,但是學校要扣除10%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能退回的比例越來越少。過了一定期限后就沒有退款的可能。
“就在跟老師溝通的那段時間,我就錯過了能退款的期限。可是,在交錢時,他們不會給時間讓你認真閱讀協(xié)議。通常,你還沒看完一頁的內(nèi)容,銷售人員已經(jīng)翻到了簽名那頁,你根本就不知道協(xié)議中到底有什么具體內(nèi)容。”程楠說。
《法制日報》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退款難”是近幾年少兒英語培訓市場的一大矛盾。不少家長不滿意培訓機構的教育質(zhì)量想退款時,通常都會遭遇各種“踢皮球”,最終錯過退款時限,還有些則是因為無法提供“教育質(zhì)量不好”的證據(jù)而無奈放棄退款。
孫明告訴記者,對于想退款的家長,培訓機構采取的方法大致相同:能躲就躲、能搪塞就搪塞,實在不行就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辦法。“因為這些不是培訓機構工作的重心,培訓機構的工作重心就是收學生”。
而對于近兩年來開始火爆的線上英語教學,白晨認為,很多線上英語教育都是明星代言,線上英語培訓機構在市場銷售部分投入的比例非常大。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部分投入最終還是由家長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