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機構選明星大有玄機
在互聯網營銷專家黃嘉榔看來,培訓機構如何選擇合適的代言明星,其實大有文章,首先要與明星的覆蓋人群有精準重合。“例如,VIPABC是以職場英語為主,而喜歡姚明的人群大部分是年輕人,并利用姚明大做公益,宣揚在線教育;愛打明星牌的華爾街讓張翰拍攝微電影,演繹職場菜鳥利用英語大反轉,也很切合機構定位;英孚選擇天天試圖將用他的親身體驗號召更多的小伙伴加入;迪士尼則選擇黃磊和黃多多父女,利用黃磊建立的好爸爸形象說服家長。這些明星針對的人群定位精準,整個傳播效果自然更加有效。”
黃嘉榔同時認為,教育機構選擇明星代言本身問題不大,但不是所有的都適合,得看每種機構的類型和所屬領域,有些機構沒有選擇明星的機會,如果這個時候選擇了,只能是品牌宣傳的需要。另外,他認為,培訓機構選擇明星也有一些跟風因素,如果同行選擇明星代言而自己不選擇的話,那么對自己而言無疑在氣勢上弱了一些。
小編結語
明星效應總是宣傳的法寶之一,想必在其中浸淫許久的消費者,應該會對明星代言有了理性的態度,喜歡一個明星而愛屋及烏喜歡他代言的品牌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關注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收費標準和其他硬性條件,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