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話劇送iPad mini”,最近一周,龍巖學院被一條“看話劇送iPad mini”的微博炸了鍋。這條消息來自剛剛注冊的名為“龍巖學院悅戲坊”的官微,此舉正是為了給他們話劇社即將公演的原創話劇《非誠勿擾》宣傳造勢。
話劇《非誠勿擾》講述了一群心懷表演夢想的演員,被一個導演忽悠進了三無話劇社(無組織、無排練場所、無經費),在一個破爛倉庫里排練一臺話劇,話劇說的是,兩個大學女生面臨畢業時的恐慌,在做“畢婚族”與“上班黨”之間猶疑的嘗試……導演一邊排戲,面對演員的滿腔怨言;一邊拉贊助,飽受贊助商各種白眼。
10月13日晚7點,話劇《非誠勿擾》在龍巖學院學術報告廳演出,全場爆滿。演出的成功,讓幕后的師生們感慨萬分。
學生:我們是自帶干糧的“話劇民工”
“你讓我為藝術獻身,沒問題!我們自帶干糧來獻!”這是劇中人物的臺詞,也恰好道中劇中演員們的心聲。
廖世爐,是龍巖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他在劇中扮演的是一個吝嗇的博士,與女生約會不肯買單,卻十分愛面子,找千般理由堅持AA制,逗得全場爆笑。可現實中的他,卻為了話劇宣傳,慷慨貢獻出自己比賽贏得的ipad mini。
加入悅戲坊,廖世爐感慨很深,“來到《非誠勿擾》劇組,我一開始是拒絕的。我的損友瞞著我幫我報了名,弄得我不得不去。不過后來我真的很感激他,話劇社真的是一個非常有魔力的地方,演戲讓人覺得很幸福,滿滿的成就感。”廖世爐說:“我從小就有演員的夢想,以前為了高考沒有機會學習表演,現在到了大學,真的很幸運,我找到了一群愛表演的人,他們都在悅戲坊。”
悅戲坊,共有20多名成員,來自于不同的院系,有校廣播站的主播,也有舞蹈隊成員,還有校園的十佳歌手……沒有任何報酬,只是因為熱愛,他們經常中午一下課就是沖到大學生活動中心進行排練,帶上水壺,蹲在地上吃外賣,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雖然沒盒飯,但是我們有夢想啊!”
老師:一出只有經歷的人才懂的話劇
雖然獎品很豐厚,但整部劇的所有經費預算加起來不過3000多元。該話劇的指導老師陳覓說,這出戲在五月份校慶演過一場,服裝道具都是現成的。這一場除了燈光音響租賃和海報節目單,其他基本沒花錢。iPad mini 是學生演員廖世爐自己主動貢獻出來的!還有6份面膜,也出自他的慷慨,其他獎品則是另外一位編導老師邱美煊自掏腰包買的。
編導邱美煊老師表示:“導演在舞臺上碰到的一切,他在生活中基本都遇見過”。排練場所、演出場所、道具服裝、舞臺、燈光音響,演員對自己的角色不滿意……一切在外面的劇團看起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在這里都是大問題。在成立悅戲坊之前,邱美煊還曾經組過另外一個劇團,但只演出一次就匆匆解散了,原因也是缺乏經費。
“如果你沒有在學校帶過一個窮社團,你根本就不知道做事有多難。”邱美煊把自己做校園話劇所遭遇的一切,藝術性地呈現在舞臺上,就成了這一出“戲中戲”結構的《非誠勿擾》。
龍巖學院的團委負責人認為,校園原創話劇想要更好地發展,光靠激情肯定不行。要打破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之間的鴻溝,十分迫切。社會上說起校園文化總是覺得比較稚嫩,不夠老練。其實這也是文化的一種狀態,政府的文藝主管部門和文藝群團組織更應該努力扶持校園原創文化的生成,他們才是未來文化建設的主力軍。
排練幕后:苦中作樂的喜劇情懷
廖世爐演的博士堅持AA制的吝嗇與表面的冠冕堂皇,引發全場爆笑;接著,一位老板騎著寶馬牌單車出現,全場再次爆笑。這不過是全場演出的開始,有觀眾評價“一幕比一幕更好笑”,“剛剛讓人感動得流下眼淚,忍不住又笑出聲來。”……
“我和陳覓討論過很多笑點,我們覺得會全場爆笑的,觀眾沒有反應,而我們覺得不是很好笑的地方,他們又突然笑了。我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對于劇中的笑點,排練中,邱美煊進行了很多嘗試和改動,“因為成長的時代不同,有時候很難把握同學們的笑點。”
“當然,我們真正的目的,不是搞笑,而是在這些笑聲底下,能給觀眾傳達一些我們的思想。”每一次排練,邱美煊都會盡量在場,便于隨時改動劇本,并且指導對演員的表演。曾經有學生質疑說,話劇要去博取觀眾的笑聲,是一種庸俗。但邱美煊有不同的看法,他說:“好的喜劇總是帶著淡淡的哀愁。不過是因為我們對世間百態看清之后,對折磨和痛苦發出的和解的微笑。”(校通社大學生記者 馬筱鈺 宋南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