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數據顯示,“全國最愛點外賣的大學”中,集美大學點外賣的訂單數量名列第三,僅次于寧波大學和浙江大學。這也意味著,不少學生改變了以往上食堂用餐的傳統。
不愿去食堂排隊 叫份外賣送上門
小薇是集美大學海外學院一名大二學生。昨天中午,離下課還有半小時,她便掏出手機,打開外賣App下單。她看中了一家韓國料理,優惠力度不小,滿15元減3元,再用“紅包”一抵扣,一份套餐僅10元左右。對方也沒有起送門檻,剛好適合她點上一份,于是她毫不猶豫地下單了。回到宿舍,小薇剛把書包放下,外賣的電話便響了。她匆匆沖出宿舍,在宿舍樓前的臺階上取回自己的午飯。
小薇說,同學中叫餐的現象十分普遍。“就我觀察,我們專業的同學大概有2/3都經常叫外賣,從大一到大四都差不多。我自己從大一開始就基本上天天叫,除了早餐來不及以外。”
為何不愿上食堂吃飯而選擇外賣呢?小薇說,倒不是因為外賣好吃,而且論味道和衛生情況還是食堂好,之所以叫外賣,歸因為一個字——懶。“還是有一部分同學堅持去食堂吃飯,但每次上課的教室不同,有的距食堂有十分鐘的路程,有的有五分鐘路程,走過去還要排隊,不大方便,叫個外賣直接送到宿舍樓下放著,自己下了課提回宿舍就能吃了。”
小薇說,由于叫外賣的人太多,到了中午下課時間,宿舍樓門前的臺階上常常堆滿了外賣,有時甚至還會找不到自己點的餐。
據了解,集大學生的手機里大多都有不止一個外賣App,常用的有美團、口碑外賣、餓了么,而且學生們一般還是點套餐居多,金額多在十幾元,“這些App優惠力度很大,很適合學生族,我一般看哪家滿減力度大就點哪家,有起送金額限制的,就幾個同學拼單。”小薇說。
有的人一周不出門 吃飯全靠“叫外賣”
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名集大學生,發現沒有談戀愛的學生叫餐情況更加普遍。“一般而言,中午同學們叫餐最多,因為上課時間比較緊,情侶們也通常會各吃各的,到了晚上才會約出去吃飯。”集大學生小陳說,除了正餐,他們還會叫水果,甚至是一些夜宵,如燒烤、炸雞等。小薇則表示,她們經常凌晨一點鐘還會叫一份福鼎肉片。
另一位集大學生小惠則是典型的“二次元宅女”,由于愛玩手游且沒談戀愛,她可以抱著手機一整天呆在床上。目前為止,她最長的紀錄是連續一星期不出宿舍大門,一應飲食全靠手機App叫外賣。(記者王晨程)
【相關新聞】
“餓了么”訂早餐 漢堡里面夾紙巾
市民洪先生的女朋友在“餓了么”訂來早餐,沒想到被惡心到了,原來,送來的漢堡里竟夾著一團紙巾。
洪先生說,因為這團紙巾看起來像用過的,以致女朋友一整天都沒胃口,吃不下東西。
洪先生說,與商家“晨間廚房”取得聯系后。對方提出更換漢堡、贈送餐券的形式進行補償,這讓他和女朋友都無法接受”。他希望,“晨間廚房”能作出適當的經濟補償,至于補償多少,不好說數額,否則容易被誤解成敲詐。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上“晨間廚房”負責人熊先生,他解釋,當天上午在操作時,很可能紙巾被風吹到漢堡上,而操作人員因為速度太快沒能及時發現,才導致了后續事件的發生。
熊先生說,他們很理解洪先生及其女友精神上可能會受到影響,也很努力地聯系對方并表達歉意,但目前尚未清楚對方確切的意思。另外,他們餐廳證照齊全,而且衛生評級是B級,營業至今也是第一次碰到如此事件,今后將引以為戒。(記者李曉輝)
點餐遇到“山寨店” 地址在哪竟成疑團
近日,市民林女士向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她在網絡上訂外賣時,遇到了山寨店。
林女士說,去年12月底有一天下班時,他們辦公室的人十分想吃川菜,就想到了離辦公室不遠處的一家叫“渝園川菜”的川菜館。在大眾點評網上他們搜到了“渝園川菜”的電話。
“我當時拿起電話就直接問,‘是泰和那家渝園川菜嗎’,對方說‘是’我才下了單。”林女士說,泰和花園的這家渝園川菜距他們辦公室也就幾百米,可他們等了一個多小時,外賣才送過來,而且價格和原來的也不一樣。
林女士從種種疑點判斷,點餐的這家“渝園川菜”有問題。
記者根據林女士提供的方法,在大眾點評網上看到了有兩家“渝園川菜”,林女士打電話的這家店就是其中之一,網站底下的街景圖使用的是泰和花園的 “渝園川菜”。記者打電話咨詢他們的地址,接電話的男子只說他們在金尚,其他的都不說。記者又通過114查詢此號碼,發現未進行登記。
記者又到泰和花園的“渝園川菜”詢問其在金尚路是否有分店,然而對方表示,“只此一家,別無分店”,而且他們沒有經營網絡外賣。(記者林依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