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廁紙旁貼上標尺,在某個刻度標注“紳士”、“淑女”,這樣的方式能讓人們節約用紙嗎?廈大新聞傳播學院的研究生們組成“測紙小組”,做了個實驗。結果顯示,“紳士”、“淑女”標尺可以長期有效地節約27.6%的廁紙。近日,他們在微信上公布了實驗結果。目前,這一“節紙”妙招已被推廣到廈大本部的公共廁所,而廈大翔安校區后勤部門也借鑒了他們的做法,推出了“適可而‘紙’”版的標尺。
廈大翔安校區“測紙”。
廈大本部淑女“測紙”。
研究生“蹲點”公廁外統計 一卷紙夠用幾人次
廈大新傳研一學生李松是這個小組的負責人。李松介紹,這個實驗源于上學期林老師的《廣告綜合實務》課程作業。林老師給大家提供了多個參考主題,同學們可以自主選擇。他和幾個同學組成了測紙小組,想要了解通過什么樣的公益廣告可以影響身邊周圍的人,從而真正起到節約用紙的效果。
一般情況下,多少人次就用完一卷紙?旁邊貼上有長度刻度的標尺,能不能起到節約用紙的效果?小組成員吳佳敏說,最初小組成員也對此持懷疑態度。他們在同學中做調查,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為什么要貼標尺?應該沒用吧?”組員們的心里也沒底,但大家還是決定試一試。
小組成員在三家村廣場附近的南光公廁門口“蹲點”,實地觀察發現:在廁紙旁沒有加注標尺時,20多人次就能用完一卷紙;而貼有標尺之后,最多可以達到40多人次。
先畫黑線后貼文字 節紙效果越來越好
有了初步數據之后,測紙小組向廈大圖書館提出實驗申請。根據廈大圖書館發布的年度賬單,2014年該館用掉了6072卷廁紙,平鋪開來,約1454公里長,相當于廈大校本部到翔安校區20個來回的路程。通過前期調查,小組成員發現圖書館二樓廁紙用量最大,平均一周用掉123卷廁紙,占到整個圖書館近三分之二的使用量。經廈大圖書館同意后,測紙小組選擇在二樓做實驗。
為了精確測量,組員們拿著卷尺測量每節紙有多寬、多長,一卷紙總長多少,還向同學們發放問卷,調查他們上廁所用幾節紙。問卷結果顯示,男女生廁紙使用量平均大約為4節紙。
李松說,館內用的廁紙每節長13.5厘米,4節就是54厘米。一開始,他們只是在54厘米標尺處加了黑線提醒。結果,那一周,二樓男女廁所共使用了113卷衛生紙,比沒有標尺時節約了10卷。緊接著的一周,他們嘗試在黑線處分別加注“紳士”、“淑女”,結果使用量大為減少,那一周共使用了82卷衛生紙,比沒有文字的標尺少了31卷,比沒有標尺時少了41卷。
測紙小組在廈大圖書館持續進行了兩個多月的實驗,發現“紳士”、“淑女”標尺效果明顯,可以長期有效地節約27.6%的廁紙,即平均每周節約34卷圖書館廁紙。
標簽屬正面精神激勵 讓人下意識節約廁紙
為什么印有“紳士”、“淑女”字眼的標尺會有這么明顯的效果?李松說,“紳士”和“淑女”的標簽,其實是一種鼓勵大家少用廁紙的精神獎勵,當面對正面的精神激勵時,人們都會對自己有一種向更高層次的估計和期許,受到這樣的鼓勵,就會下意識地節約廁紙。
到了上學期末,這個做法已經被推廣到廈大本部的所有公廁中。隨后,廈大翔安校區后勤部門也借鑒這一做法,并將標尺上的“紳士”、“淑女”改為“適可而‘紙’”。測紙小組希望,在提供免費廁紙的公廁、寫字樓、大學校園等處的公廁內,都能貼上這類標尺,讓節約廁紙成為一種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