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農林大學閩臺作物有害生物生態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病毒與媒介昆蟲互作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Insect symbiotic bacteria harbour viral pathogens for 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的研究論文。
該校植物保護學院教師賈東升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毛倩卓和陳勇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魏太云研究員和北京大學李毅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福建農林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該項研究得到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以及福建農林大學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的資助。
許多昆蟲,包括蚊子、蚜蟲、飛虱和葉蟬是病毒傳播媒介,這些昆蟲體內都有細菌共生菌,但這些細菌是否攜帶病毒傳播并不清楚。該論文報道了水稻矮縮病毒(RDV)可以直接附著在媒介葉蟬體內的初生細菌共生菌Sulcia外膜上,借用古老的共生菌入卵通道,從而較為輕易地突破昆蟲經卵傳播屏障。病毒外殼蛋白和細菌外膜蛋白的互作介導了這類病毒和細菌的直接結合,這是首例發現的病毒病原可以直接利用共生細菌協助其傳播的現象,也是跨界物種病毒和細菌在昆蟲卵巢中的奇妙匯合,將推動人們對蟲媒病毒傳播機制新認識。
論文鏈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microbiol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