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家長:
怎么確保他以后不會打我孩子
為了照顧孩子,葉銘媽媽辭掉了高薪的工作,以便在需要的時候陪讀,但其他孩子的家長并不認同隨班陪讀的做法。
“家長隨班陪讀肯定會影響到其他學生,這在陪讀第一周就反應出來了,家長在課堂上玩手機,下課后騷擾學生,這樣明顯影響教學的做法,我怎么可能認同?”周躍媽媽說得很直接,如果葉銘媽媽可以陪讀,她也要去陪讀,“至少保證我孩子的安全。”
“他回班上課第一天有女生回家就哭了,說葉銘又來了,她不想上學了。這樣怎么能說孩子們都接受隨班就讀的安排呢?”陳浩媽媽說,“我聽說楊揚很耿直,直接說 不喜歡 ,然后就被打了。”
“不可能有轉(zhuǎn)機。我兒子也是持續(xù)被打的對象之一,他爸爸甚至說,再被打就狠狠打回去,多少醫(yī)藥費我們賠!但我真的能教育兒子 以暴制暴 嗎?我們?nèi)棠汀捜萘藘赡臧耄詈蟮慕Y果就是我兒子因為制止他違反班級規(guī)定而被打到腹部挫裂傷。”楊揚媽媽說,現(xiàn)在她問楊揚如果葉銘再違反班級規(guī)定他還會不會制止,“他說不會,反正他想干嘛就干嘛。孩子的三觀都發(fā)生偏差了,可我無能為力。沒有人能永遠無條件被原諒,哪怕是孩子。”
他們的訴求,是讓葉銘換個班級。
“既然葉銘父母說他已經(jīng)能夠控制自己,也能夠適應集體生活,而我們班又不同意接納他,那為什么不換一個新的班級、新的集體?”楊揚媽媽直言,事實上葉銘曾經(jīng)在其他學校試讀,不知為何又回到了三(3)班,“這肯定是有原因的”,“他父母既不愿意出具孩子的就診病歷,也不愿意公開治療進展,口說無憑,我怎么能夠相信他回來以后不會繼續(xù)打我兒子。”
校方:
在這件事上,學校沒有錯
三(3)班的家長都在等待校方給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但目前看來尚未有定論。“葉銘確實自我控制力比較差一點,輕度多動癥,但不是思想品德上有問題,若說他主觀、長期的對同學施以暴力,我覺得這樣說有點過頭。”一直在處理此事件的學校書記說,葉銘的家長有點兒“護短”,“但將心比心,他媽媽連工作都辭掉了,你能說他們不關注孩子的情況嗎?天可憐見。”
“每個這樣的孩子,處理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對特殊學生我們要保護他,給他成長空間。”學校校長也說,最初隨班陪讀的方案是校方與家長一起討論決定的,“想先試讀兩星期看看情況,如果在試讀期間再次發(fā)生打同學的情況,就暫時個別教學。不是只有我們學校有這樣特殊的學生,其他學校也有,我們不能因此就剝奪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在這件事上,學校沒有錯。”在校方看來,現(xiàn)在的主要矛盾不在孩子之間,而在家長之間。“三年級的時候積蓄的矛盾集中爆發(fā),其他家長就有點不依不饒。”
“我們有在討論解決方案,但目前還沒有確定。”學校校長透露,他們已經(jīng)在考慮是否增加一名老師陪讀,“我們觀察下來,大部分孩子是能夠接受他的。所以考慮老師+家長+孩子,先以這樣的形式隨班試讀一段時間。葉銘家長也向我們反映,孩子不能參加集體生活,學習積極性不高,不愿意做作業(yè)。”
但是,校方表示目前公布處理方案為時過早,因為“還要看他在暑假期間接受治療的情況”。校方寄希望于,這件事最終能“靠情感來化解”,但家長們的態(tài)度似乎很決絕,在他們看來這不是一件靠情感就能解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