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孩子行為特殊,家長要盡早介入
“我沒有見過這個孩子,不能確定是否是多動癥,或者是其他的行為障礙。”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兒童心理科主任周國嶺說,家長可以先簡單地判斷一下,只是好動貪玩的孩子在課堂上、家里做作業時他的注意力會集中的。但是具有多動癥傾向的孩子對待絕大多數事情都幾乎不能注意力集中,坐不住,也靜不下來。可能僅有玩游戲時會集中。
“根據統計兒童多動癥在國際上的發病率是5%~10%左右,國內低一些也有3%~6%。以目前小學每個班級40~50人的人數設置,相當于每班都會有一兩個這樣的學生。一般是年齡越小程度越輕越容易改善。老師和家長必須要明白,多動癥孩子并非簡單的調皮搗蛋,而是受到了生物學因素的影響。”周國嶺表示,被確診為患有小兒多動癥的孩子,需要通過學校與家庭對孩子進行教育訓練,同時接受有效的提高專注力的藥物治療,“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千萬不能因為堅持了兩三個禮拜覺得效果不明顯就放棄了。”
聽記者描述事件之后,周國嶺建議不如讓參與事件解決的學校老師和家長來培訓一下,因為老師和家長對事件的處理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行為控制能力的改善。周國嶺說,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一讓他知道錯誤行為必須付出代價;二告訴他正確的與人交往的方式。“不要小看孩子,12-14歲的兒童大腦發育就已經相當于成人的80%-90%,他們已經可以像成人那樣思考大部分的問題。” “我非常不贊同家長向孩子傳遞 以暴制暴 的處理方式。我建議,家長還是要積極疏導孩子的情緒,如果有需要可以求助專業人士。”
(原標題:一孩子學校常打人:媽媽辭職陪讀仍遭家長反對,校方稱也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