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高溫炎熱,人們盼星星盼月亮,就為了盼來涼爽的秋天,擺脫自己在夏季期間的萎靡不振。而我國古人有詩句說:“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那么2017年處暑還熱嗎,2017年處暑后要熱多久,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
2017年處暑時間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一年中的第14個節氣——處暑,2017年的處暑日期為2017年08月23日,農歷二零一七年七月初二,星期三。
2017年處暑還熱嗎
節令到了處暑,氣溫進入了顯著變化階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氣逼人。節令的這種變化,自然也在農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實用價值的諺語,如“一場秋雨一場涼”、“立秋三場雨,麻布扇子高擱起”、“立秋處暑天氣涼”、“處暑熱不來”等,就是對“處暑”時節氣候變化的直接描述。
但總的來看,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容易出現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癥。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過涼。所以,此時節要注意防燥,飲食起居均要調劑周到。
處暑時平均氣溫一般較立秋降低1.5℃左右,個別年份8月下旬華南西部可能出現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23℃以下的低溫,影響雜交水稻開花。但是,由于華南處暑時仍基本上受夏季風控制,所以還常有華南西部最高氣溫高于30℃、華南東部高于35℃的天氣出現。
特別是長江沿岸低海拔地區,在伏旱延續的年份里,人們更容易感到“秋老虎”的余威,民間也有所謂“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秋后一伏熱死人”的諺語,而在南方地區,處暑后的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