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私人訂制”滿足多樣需求
監管缺失而需求旺盛,開展實習造假業務的商家“肆無忌憚”。在兩個活躍度較高的“實習證明”群,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以需要蓋章為由,與商家接洽。網名為“José”的銷售員供職于一家實習證明服務中介,聲稱在全國擁有700多家合作機構,業務涉及建筑、軟件開發、設計、制造、互聯網、金融等行業。
得知記者需要一份甘肅隴南地區的教師實習證明后,José給出3種選擇,分別是優勝教育隴南分校、西和縣第二中學、甘肅省揚名中學。完成整個流程只需1到3個工作日,最低收費為150元,可提供包郵、應對回訪等諸多服務。
José再三保證,實習證明上的章是真的,“委托學校那邊,用他們的公章。”但他也提醒,蓋章單位并不會承認這份實習經歷,因而回訪電話是José的號碼,由他本人應付學校的抽查。
在淘寶平臺“問大家”一欄中,面對是否會“穿幫”的提問,很多有成功經驗的買家回復,“沒人查”“你放心”……一些留學中介售前顧問也認為,“適度造假”,沒人能發現。
刻假章是造假更便捷的手段。José暗示,可以編造一所學校,他們提供刻章服務。他還想出了搪塞檢查的借口,“就說比較偏,查不到”。
根據公安部規定,刻制公章需要辦理相關審批手續,部分工商企業合同專用章還要加刻編號。José解釋,“序列號可以隨便編,只有公安內部系統才能查,一般沒人閑得無聊去查這個”。
江蘇東恒律師事務所律師藍天彬認為,目前并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網售實習證明是一種違法行為,但大學生或者其他人,為了開實習證明而私刻公章,或者買賣蓋了假公章的實習證明,都可能面臨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
高校對實習證明真偽把控不嚴
據了解,當前很多院校對實訓教學效果并沒有明確的考核標準,只要上交實習鑒定表、撰寫了報告,一般都能取得合格成績;至于學生是否真的鍛煉了動手能力、獲得了一技之長,則無從考察。
馬雯就是鉆了這個空子。大四期間,為復習考研,她沒有參加學校統一安排的專業實習,只是利用網上一些印章素材,合成了實習鑒定表等材料。
未曾料到學院要舉辦實習成果展,馬雯一時措手不及,只好“求爺爺告奶奶”,從其他同學手中“借作品”,炮制出一本畫冊濫竽充數,最后涉險過關。
然而,考研失利給了馬雯沉重一擊。她只好轉身去找工作,但是投了上百份簡歷,回應者寥寥無幾。尤其在面試現場,考官問及她的實踐經歷時,她總是語焉不詳。幾番折騰下,她只能返回老家,托親人找了一份臨時工作,積累經驗。
與此同時,馬雯的一些同學因實習表現優秀,加分獲得了保研資格,還有同學受到單位領導青睞直接留用實習單位。她既羨慕,又后悔當初沒能認真對待實習,暗暗決定要在如今的工作崗位上“加把勁兒”。
但當專業實習與個人安排有沖突時,一些學生還是舍棄實踐,上交一紙假證明,草草了事。一名師范生透露,自己僅去過學校安排的執教點5次,但由于與對接單位負責考核的老師關系較好,他還是獲得了較高的實習分。
一些高校教師對學生們的做法也給予“包容”。西北師范大學教務處一名科長告訴記者,該校師范類專業學生,需要進行為時一學期八個教育學分的專業實習,但志不在此者可以向負責老師說明情況,根據實際靈活完成實習任務。
高校對實習證明的真偽把控并不嚴格,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對近百名大學生的隨機問卷調查表明,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承認所在學校沒有安排專人指導實習,也沒有對實習情況定期抽查或回訪。
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教師張揚認為,以一紙證明為重要依據甚至是唯一依據的考量標準并不妥當。她認為,要確保實習質量,學校就要做好相應監管工作,全面掌握實習單位信息,指導教師也要會同實習單位,多方面多形式呈現實習成果。
曾在香港攻讀博士學位的吳英鵬介紹說,在香港,大學并不組織學生進行實習,實習結果也與學校沒有太大關系,學校更不會查看證書。但出于職業考慮,學生大都會自覺找實習,完善履歷,以便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