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小品、做演示、做游戲、教套路、體驗特警裝備……5月9日,鄭州市公安局特殊警務支隊聯合鄭州市青少年宮,帶著專門為農村孩子量身定做的課程,走進滎陽市賈峪鎮槐林小學,為全校學生開展了一堂生動實用的法制安全教育課。
鄭州特警用小品演繹防身技能。 劉濤 攝
“小子!把你身上的錢拿出來,這個星期的保護費還沒交呢!別裝糊涂啊!”課程開始前,幾名特警先上演了一場為學生們精心設計的小品,小品情節融合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定義的九種青少年不良行為,幽默的表演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到了法律法規。
隨后,特警們組織學生做“傳話”游戲,延伸講解各種形式的校園欺凌,并手把手傳授學生幾種最實用的控制解脫防身術。“一些青少年的不良行為已經違反了國家法律,所以在遇到時不要害怕,不要隱瞞,及時報告家長、老師和警察。”特警教官高乾軍如此向學生們支招。
據統計,農村兒童安全事故中,溺水和交通事故占比例最大,針對農村實際情況,鄭州特警教官向學生們專門講解了預防溺水知識以及農村道路騎車、行走必備的交通安全知識。
特警向學生們講解用塑料瓶制作臨時救生工具。 劉濤 攝
“不要私自去野外的湖泊河流去游泳,游泳的時候最好隨身帶一根長竹竿、木桿和救生圈,這在意外發生的時候救人或者自救都是非常實用的工具。”民警邢鶴拿出一串用繩子捆著的空塑料瓶介紹說:“如果家里沒有救生圈,可以收集一些帶瓶蓋密封性沒被破壞的空塑料瓶用繩子捆結實,就是個好的救生工具。”
民警還展示如何用褲子在緊急情況下做救生圈用以自救或救人。“這些方法都是在緊急情況下的策略,同學們一定不能獨自在野外游泳、戲水,更不要用這些緊急策略作為自己日常的游泳裝備。”邢鶴在講解中一再強調。
記者了解到,如此接地氣的課程,是鄭州特警針對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專門設計的。“我們希望每一次課在有趣的同時,也讓學生們真正受益,能夠學到保護自己的知識。”高乾軍如此解釋。
教官們接地氣課程設計,調動學生們積極參與的同時,也獲得學校老師的點贊。
“教官們的法治安全教育課非常實用,尤其是簡易救生工具的制作,讓孩子們學會緊急情況下的自救方法,這是我們在課堂上都很少教給學生們的技能和知識。”槐林小學校長趙志輝如此感慨。
據了解,鄭州特警今年已經持續走進多所農村小學,加大對農村學校的送教力度,著重為農村學生開展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記者 韓章云 通訊員 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