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里那么多人拍微電影,你們要拍的這部微電影有什么不同?“的確不一樣!”孫興盛說,這是由學生自主拍攝的歌舞類微電影,也是一部由廈大學子為母校拍的宣傳片。
孫興盛是廈大廣告專業大四學生,由他擔任導演的《廈至45.8℃》目前正在籌備當中,預計下月開拍,圍繞“男主角在廈大四年的愛情與夢想”展開。
部分主創成員合影
劇本“動刀”16次,兩條線表現愛情夢想
“廈大除了美,我感受最多的就是自由和博愛。”孫興盛說,他想通過影片來表現廈大的這種“氣質”,很多世界名校都有自己獨特的宣傳片,廈大除了官方宣傳片,在90后、00后的時代,還需要用年輕人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宣傳。“如果沒有獨特的宣傳片,也是廈大的遺憾。”
他從去年夏天就開始醞釀,看各種片子、做前期準備。到了去年11月,第一版的劇本出來了。孫興盛在劇本中構思了4條線,但是拿給教編劇的老師看過后,老師說歌舞類的微電影承載不了4條線,最多只能有2條。于是,漫長的修改劇本之路開始了。在修改劇本的過程中,他的團隊不斷擴大,導演組、編劇組、音樂組、制片組、攝像組、燈光組等,總共召集了80多人,單單編劇組就有8個人。
孫興盛說,為了這部微電影大家也是“蠻拼的”,單單劇本已經經過16次大大小小的“手術”。
食堂門前“堵”校長,獲得肯定和支持
為了得到學校的支持和“許可”,孫興盛還做了一件瘋狂的事——連續三天到教工食堂等校長朱崇實。因為不知道校長什么時候會去用餐,他只能采用最笨的辦法——等。
他從每天中午12點一直等到下午2點,終于在第三天“堵”到了朱校長。孫興盛用了3分鐘的時間,向校長匯報了自己的想法。
“我告訴校長,為什么想拍這部片子、打算怎么做、有何意義。”孫興盛說,朱校長肯定了他的想法。
后來,他也爭取到相關院系領導、老師的支持,劇組也因此獲得了學校的“許可”,在他們拍攝一些特色課程時,比如潛水課、爬樹課,給予方便。
孫興盛說,到目前為止,很少有大學生嘗試拍歌舞類微電影,因為歌舞片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每一步都非常困難。它有一個特點是“以歌代話”,根據劇情發展的需要,演員會說著說著就唱起歌來,這二者的銜接要非常自然,讓觀眾可以接受。比如,周杰倫的《天臺愛情》就是一部歌舞片。
從各院系挖掘高手,組成強大拍攝陣容
孫興盛相信“高手在民間”,他的團隊從專業與非專業的學生中一路挖掘、考核、選拔,找出了隱藏在廈大各個院系的“大神”。
“我們的音樂組、編劇組都非常牛,美術組有伯樂推薦的,也有通過考核的。”孫興盛說,為了這部片子,他們專門創作了8首歌,其中,詞作者是他從廈大人文學院“挖”出來的一個低調才子。“我們還有音樂總監,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
孫興盛說,這個片子吸引了不少人,在招募演員階段,報名的就有幾百人,還有人專門從翔安校區坐車到思明校區試鏡。該片還邀請了“廈大何以琛”——邱汐巖客串加盟。
制片周曉杰是大三廣告學的學生,還是新聞傳播學院學生會副主席,曾跟過廈大多個劇組,經驗豐富。周曉杰說:“其實我一開始是拒絕的,大三了,重心想放在學業上。”深入交流后,她還是動心了。(記者 郭文娟 實習生 趙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