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和石頭誰更硬?今日,福建工程學院海峽工學院第三屆“雞蛋撞地球”大賽精彩上演,閩工院學子用創意對抗地心引力,告訴你不一樣的答案。
選手們正在制作雞蛋緩沖模型。林雪美攝
“雞蛋撞地球”:200余學子組團對抗地心引力
據悉,此次大賽從早上8點持續到中午12點,共有66個小組,共計200余人參賽。根據比賽規則,參賽選手必須在規定的80分鐘內,利用由主辦方提供的制圖紙、透明膠和雞蛋進行現場制作雞蛋緩沖模型,要求作品的長寬高控制在30×30×30cm的范圍之內,保證作品能通過20×20cm的框格。作品完成后在不破壞的情況下能使評委、觀眾直接看到雞蛋的,方為有效作品,即不允許緩沖設施完全包裹雞蛋。完成模型后,參賽隊伍須派出一名代表從15米的高空對準地面上的圓心將作品拋下。
保證雞蛋從高空墜落而不破裂,這可十足考驗了參賽者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現場,參賽選手們制作的雞蛋緩沖模型千姿百態,有采用傳統的三棱錐造型作品,有堅固的碗狀,也有附帶著扇葉的甜筒狀等創意作品。
作品現場稱重中。林雪美攝
雞蛋不碎秘訣:注重模型結構的合理性
“三、二、一,扔!”隨著裁判的一聲令下,只見兩顆雞蛋“全副武裝”從5樓急速墜落。最終,來自交通運輸學院的參賽者陳必城的作品安然落地,葫蘆狀的緩沖模型在投擲的過程中很好地保護了雞蛋。“啊……破了,好心塞啊……”來自管理學院大三的唐剪梅、陳鵬組合隨著雞蛋的破裂心情略顯憂傷,“雖然沒能成功,但是我們參與過了,我們就是自己的冠軍!”
本次比賽的評分標準著眼于落地的準確性,材料重量,外形美觀與否,創新性與原理運用五個角度。“由于雞蛋易碎,所以首先應考慮如何保證雞蛋不碎,提高抗震及堅固性尤為重要,可以借鑒中國館的斗拱設計,層層疊加,看似零散,卻有著無限的承載力。”評委老師夏松超指出,模型還應注重模型結構的合理性,但很多同學都忽略了這些關鍵,還有些同學使用了過多的透明膠加重了作品重量,導致墜落速度加快,抗震性降低,極易使雞蛋破裂。
“創新是第一生產力,舉辦這樣的比賽能很好地結合學科知識,開動同學們的腦筋,鍛煉他們的創新能力及動手能力。”海峽工學院的團委書記應晨進表示道。據悉,此次“雞蛋撞地球”大賽也是該校第13屆科技節的一項子活動。(通訊員 郭小鋒孔天嬌 林雪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