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對于福建師范大學協(xié)和學院的大一學生楊超杰來說,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天。今天,他將為廣州的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并成為福建省第131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在楊超杰同學前往協(xié)和醫(yī)院捐獻造血干細胞前,福建師范大學協(xié)和學院為楊超杰舉行了隆重而簡樸的歡送儀式,并授予福建師范大學協(xié)和學院“優(yōu)秀志愿者”榮譽證書。歡送儀式上,楊超杰真情講述了加入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隊伍的緣由及過程,并號召全校師生參與捐獻造血干細胞這項利人利己的公益事業(yè)。
楊超杰正在接受捐獻前的檢測。
楊超杰是福師大協(xié)和學院經(jīng)濟與法學系的一名大一學生,今年3月,經(jīng)過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福州市紅十字會中心的初次篩選,他與廣州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3月底確認符合捐獻條件,成為福建省第13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福建師范大學的第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同學們?yōu)闂畛茳c贊加油。
“高二的時候,為了慶祝自己18歲成年,第一次獻血。”楊超杰說,在獻血結束后,醫(yī)師詢問是否可以再捐獻10毫升的血液,加入中國骨髓庫,在了解可能救活一個生命后,就立刻答應了。
“其實不少人對捐獻造血干細胞還存在一定的偏見,因為家里有兩個哥哥是醫(yī)生,所以了解其實捐獻造血干細胞與普通的獻血差異不大。”楊超杰希望,社會能消除誤解,讓更多人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目前,楊超然已完成捐贈造血干細胞簽字,接下來的三天,他將連續(xù)打動員劑,促進造血干細胞的增值,并于7日早上,進行造血干細胞的捐贈。
據(jù)了解, 目前非親緣人群骨髓配型成功率僅為四百至十萬分之一。對這些患者來說,俗稱骨髓移植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幾乎是他們生存的唯一希望。中華骨髓庫福建省分庫目前已經(jīng)有志愿者6.3萬人,累計為6000多名患者提供檢索配型服務,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31名志愿者成功為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通訊員 林響 黃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