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中最小的才19歲,別人還在找工他們已創業賺得第一桶金
辦教育培訓機構,一年實現盈收近百萬,組建線下教育基地,開發線上服務平臺……一群來自福建師范大學的90后學生,還沒走出校園,就開始組建團隊創業,而此時不少學生還奔波在找工路上。
王聃(左一)和他的團隊,青春活力
這個月下旬,他們還將憑借著新的創業項目——“師通八達”,去參加第四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的決賽。他們創業,不為賺錢,只為滿足那顆不安分的心。雖然辛苦,卻憑一股“狼性精神”堅持了下來。這群“二起來很二,拼起來很拼”的學生們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嘗試過近十個項目都失敗轉型做教育營收近百萬元
王聃,是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一名大三學生,也是創業團隊的負責人。
早在高中時,王聃就趁著暑期做起小生意。大一時,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校友開始創業。從手機第二界面、智能訂餐面板到送餐電梯,他們先后嘗試了近10個項目,但都沒成功。可這并沒有嚇退他們。
因本身學的是教育學,去年4月,王聃聯合身邊朋友一同創辦了教育培訓機構——時刻教育,頗有成效。除了線下開設教學點外,他們還開設了網絡學習平臺。
很快,該教育機構已經在福灣、金山、倉山、福州大學城四地開設了教學基地,一對一家教服務,月營收十余萬。截至今年4月底,已營收近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