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福建省檔案館、華僑大學、泉州市檔案館主辦的“百年跨國兩地書”——福建僑批檔案展在華僑大學陳嘉庚紀念堂舉行,圖文并茂地展示了僑批的產生、運營、價值及其現狀。
福建省檔案局副局長馬俊凡、華僑大學副校長劉斌、泉州市檔案局副局長陳若波出席檔案展開幕式,馬俊凡、陳若波并向華僑大學贈送僑批研究圖書。
據了解,“批”是福建方言對書信的稱呼,僑批是海外華僑華人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又稱“銀信”。在我國現居海外的4500多萬華僑華人中,祖籍福建的超過三分之一。19世紀以來,隨著他們寄回僑鄉書信與錢款的增多,逐漸形成了僑批這種“信款合一”的書信形式。僑批檔案被稱為近代華僑社會的“百科全書”,于2013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成為福建省首個入選該名錄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