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5日訊6月12日晚,“西安鼓樂福建行·進校園活動”走進泉州師范學院。音樂會上,陜西西安鼓樂文化與福建泉州的南音文化共同奏響了“絲路”新樂章。
西安鼓樂表演。
參加本次活動的西安鼓樂藝術團由西安鼓樂何家營樂社、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組成。西安鼓樂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和“中國古代的交響樂”,它的演奏形式分“坐樂”和“行樂”兩種,歷史上西安鼓樂民間樂社有數十家。至今仍堅持正常活動的就有參加此次音樂會演奏的何家營村鼓樂社,鼓樂社的全部成員都是農民。
南音表演。
音樂會中,音樂與舞蹈學院的同學演奏了古樸典雅的南音,西安何家營樂社則為觀眾帶來了風格典雅的行樂《群英宴》,流傳千年的韻曲《普天樂》,祈求風調雨順的樂章《長安城》等經典曲目,千古的遺音展現出大唐盛世之景。另外,陜西師范大學的曲云教授還現場演奏了自創古箏曲《香山射鼓》。
西安鼓樂與福建南音在2009年同時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西安和泉州分別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將南音與鼓樂放在同一個平臺上展示,將會促進南北文化的交流與傳統文化的傳承。”泉州師院音樂與舞蹈學院院長王珊希望西安鼓樂與泉州南音能夠共筑新“絲路”。
據悉,“西安鼓樂福建行·進校園活動”是為慶祝中國第十個“非遺保護日”,由陜西省文化廳主辦的加強海陸絲綢之路起點省份的文化交流活動。此次演出是“西安鼓樂·福建行”的第三場演出,此前西安鼓樂在福州師范大學和福州的三坊七巷已舉辦了兩場演出。(本網校通社大學生記者 何芳 嚴玉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