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國考)筆試真題及解析
教育知識與能力(小學)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其他試卷真題:201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出自:A。 《學記》 B。 《論語》 C。 《大學》 D。 《師說》
[答案]B
2、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指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 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 B。 智育與體育相結合
C。 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 D。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答案]D
3、小學生常常“好心辦壞事”,其原因主要是:
A。 道德情感不深 B。 道德意志不強 C。 道德認識不足 D。 道德自律不夠
[答案]C
4、我國首次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確定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時間為:
A.1982年 B。 1986年
C。 2000年 D。 2006年
[答案]B
5、優秀運動員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啟蒙教練的培養。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A。創造性
B。長期性
C。示范性
D。復雜性
[答案]B
6、在教育研究中,透過單向玻璃進行的隱蔽性觀察屬于
A。顯性觀察 B。參與性觀察 C。隱性觀察 D。非參與性觀察
[答案]D
7、如果發現有人煤氣中毒,首先應采取的正確措施是①立即打開門窗,給房間通風;②給中毒者飲水,防止口渴;③給中毒者蓋上衣服保暖;④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流通的地方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8、在板書寫字時,教師常把形近字的相異部分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寫出來,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所運用的感覺規律是:
A。感覺適應 B。感覺 C。感覺補償 D。感覺對比
[答案]D
9、小學生既不想完成作業又不想被老師懲罰,這種心理現象屬于()
A。雙趨式沖突 B。雙避式沖突
C。趨避式沖突 D。雙重趨避式沖突
[答案]B
10、小學生在學習了四邊形之后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這種學習屬于()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歸屬學習 D。并列學習
[答案]B
11、兒童道德是從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提出這一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A。羅杰斯 B。皮亞杰 C。埃里克森 D。佛洛伊德
[答案]B
12、對小學生進行減壓團體心理輔導時,采用的思想放松方法主要屬( )
A。行為療法 B。藝術療法 C。認知療法 D。精神分析療法
[答案]C
13、按照美國學者古德萊德的課程層次理論,由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課程專家提出的課程屬于( )
A。 理想的課程 B。正式的課程 C。領悟的課程 D。運作的課程
[答案]A
14、陶行知曾用松樹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會被燒死。這一比喻運用到教學上,所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A。 直觀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啟發誘導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答案]B
15、張老師對《匆匆》一課進行教學設計時,將“體會時間的寶貴,并珍惜時間”作為教學目標這一。該目標屬于( )。
A。知識性目標 B。過程性目標 C。技能性目標 D。情感性目標
[答案]D
16、綜合課程打破了學科界限和知識體系,按照學生發展的階段,以社會和個人最關心的問題為依據組織內容。這種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是( )
A。 垂直組織 B。橫向組織 C。縱向組織 D。螺旋式組織
[答案]B
17、教師上課時所使用的課件、視頻、投影、模型等教學資源屬于( )
A。教材 B。 教案 C。 教參 D。教科書
[答案]A
18、教學目標與任務是選擇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有利于實現技能、技巧性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是( )。
A。 陶冶法 B。討論法 C。練習法 D。講授法
[答案]C
19、以評價對象自身的狀況作為參照標準,對其在不同時期的進步程度進行評定。這種評價屬于( )。
A。 絕對評價 B。 相對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個體差異評價
[答案]D
20、貼在教室墻上的課程表也屬于一種課程,這種課程屬于(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隱性課程 D。顯性課程
[答案]C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簡述知覺的一般特性
[答案要點]
(1)知覺的選擇性
(2)知覺的理解性
(3)知覺的整體性
(4)知覺的恒常性
22、簡述學校成立的基本條件
[答案要點]
1。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為學校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
2。腦力腦動和體力勞動相分離為小學提供了專門從事教育活動的知識分子
3。文字創造知識的積累為學校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與充分的教育內容
4。國家機器的產生需要專門的機構來培養官吏和知識分子來為統治階級服務
23、簡述《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基本理念
[答案要點]
1。學生為本:小學生具有發展性、主動性等特點,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本、遵循教育教學規則、尊重關注和愛護學生、引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促進小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2。師德為先。師德是作為教師的第一要素。因材要注重為人師表。重視榜樣的作用
3。能力為重。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師教育理念專業知識的載體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形成
4。終身學習。終生學習是當代社會的重要特征教師要不斷反思學習完善和充實自己。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24、材料:
某 小學四(3)班語文老師要求學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來談談自己的理想。學生甲:“我媽媽常對我說,‘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大 學,只能去當清潔工’”。學生乙:“我爸爸常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大學,只能像我一樣去打工。” 學生丙:“老師經常告訴我們~~~”全班絕大多數學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像電腦里設置的固定答案一樣。
問題:
(1)你如何看待“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成為絕大多數學生唯一理想的現象?(10分)
(2)針對這一現象,應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10分)
25、材料: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孫老師把題目改編為:“六一”兒童節要到了,我們三年級要參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裝160套,愛心服裝廠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20套。現在離“六一”兒童節還有2天,請你幫忙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套?
問題:
(1)對孫老師成功的教學情境創設進行評析。(10分)
(2)闡述老師處理教材內容時的基本要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