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招,在京高校新增的百余新專業開始招生。除新開“熱點”專業外,高校不斷豐富國際化培養項目,降低轉專業門檻,為學生提供多種成才途徑,以此吸引優質生源報考。
大數據等“熱點”專業招生
本月起,在京招生的各高校招生負責人陸續做客北京城市廣播《教育面對面》高招直播咨詢節目,為考生和家長答疑解惑。
近日,教育部公布最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在京高校共新增108個本科專業,其中新增備案本科專業80個、新增審批本科專業28個。
新專業中,有不少“熱點”專業。中國人民大學招辦主任苗苗透露,今年該校新增三個本科專業,分別為勞動經濟學、世界史、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大自2015年開始按專業大類招生,考生填報志愿時應選擇三專業所屬的大類專業,其中勞動經濟學專業屬于人力資源管理,世界史專業屬于人文科學實驗班,數學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屬于統計學類專業。苗苗表示,近些年,人大對于北京考生專業志愿的滿足率大概是95%。
中國科學院大學今年招生計劃仍為398個,在京招生計劃為25個,其中綜合評價招15人、統招統考10人。今年,國科大新增5個專業,包括天文學、電子信息工程、環境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理論與利用力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今年有40個專業在京招生,比去年有所增加。該校招辦主任許曄表示,隨著國家國際交往的增多,外語人才需求逐漸加大,一些原本是四年招一次的專業,今年變成兩年招一次。從去年的錄取情況看,文科高考成績全市排名在550名左右,理科在2500名左右的考生,被錄取的希望較大。
首都醫科大學新增的本科專業也屬于社會需求量大的“熱點”專業,該校今年新增兒科學,培養急需的兒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