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2015年自主招生方案正在積極制定中。
9月29日,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丁光宏向澎湃新聞透露,根據國務院文件,自主招生的定位很明確:要招有學科特長與學術潛力的學生。
丁光宏表示,復旦大學2015年的自主招生主要有三大變化:一是不再舉行大規模的筆試,“千分考”將不再舉行;二是自主招生的時間可能移到高考后;三是具體的辦法和招生計劃,要等教育部自主招生相關細則發布后才能確定。
自主招生高校試點從2003年開始,目前全國試點高校共有90所,招生人數約占試點高校招生總人數的5%,2013年錄取2.5萬名左右。
2014年9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表示,自主招生這項探索,總的看來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這次下決心進行調整,是要嚴格控制規模,完善招生程序,確保公開透明,克服“掐尖”、“小高考”等弊端。
作為試點省市之一,上海市于9月19日發布高考改革方案,重申自主招生安排在統一高考以后進行,并提出“高校要規范并公開自主招生辦法、考核程序和錄取結果”。
復旦大學表示,其針對新高考改革的方案2014年底前會出爐,將給新高一學生必要的準備和引導。
丁光宏表示,復旦大學早在2013年12月25日就已宣布取消“千分考”。
復旦大學取消“千分考”的原因是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精神,為配合上海市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積極探索學業水平考試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的應用,自2015年起將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應用于上海市的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中。
根據當時的規劃,復旦大學考慮到2015屆考生的地理和信息科技科目考試已經結束,2015年度這兩門課不計入考察范圍,報考要求相應調整為:8門科目中至少有7門等第為A,除語文、數學和外語科目等第必須為A外,文科考生政治和歷史科目等第必須為A,理科考生物理和化學科目等第必須為A。
在此次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中,高中學業水平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區分為合格考和等級考兩種考試,等級考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3門科目,文理不分,并將加入高考成績。因此復旦大學原來要求的7A或是8A的計劃,也可能會因此發生改變。
此外,針對新高考改革后的選科問題,復旦大學正在組織相關學科的專家進行論證。
丁光宏表示,其基本原則是按大類招生不變,選科最細到大類,如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經管類、文學類等,而不會回到按專業招生的老路,也有可能在選科方面分得更寬泛,如理科規定若干門科目,文科規定若干門科目。(寇聰 澎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