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歷過學生創業的艱難階段,知道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的重要性,所以現在想多和母校互動,希望可以幫助學院培養更多創業人才。”近日,在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的一場實踐基地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上,福建特藝城珠寶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慶新如是告訴記者。
林慶新(左)與協和學院簽訂實踐基地合作協議
林慶新是2011年協和學院畢業生。一個畢業不到五年的大學生,在創業的路上,是如何實現成功的呢?他的創業經歷能給正在想創業的大學生帶來什么樣的啟示呢?
在校生當起“珠寶店掌柜”
日前,記者在協和學院見到了林慶新。記者眼前的林慶新,似乎尚未完全擺脫學生氣,要不是聽了學校老師的介紹,記者還真不敢相信,他已經在我省珠寶行業頗有名氣。據介紹,目前他的公司擁有珠寶加盟店上百家,就在前不久,公司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中小企業報價系統成功掛牌。
林慶新大學讀的是市場營銷專業,大三時,受濃厚創業氛圍的影響,他有意開始創業,是像其他同學一樣選擇快餐、服裝行業創業,還是另辟蹊徑呢?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水晶行業存在著不小的利潤,經過對大學城市場的一番調研,籌集了五萬元,在學校文化街開出了第一家門店“紅土”水晶,從此踏上創業路。
產品規劃、招商引資、品牌宣傳等等書本上的知識開始接受檢驗,在實踐中,他通過社團活動去宣傳產品、積累人脈資源、找準客戶群體,開業頭一天,就實現了7000元的銷售業績;創業頭一年,就實現了五萬元的銷售利潤。
商標被搶注 吃虧也是福
在兩年的創業實踐中,林慶新生意做得也是風生水起,后來當他想注冊自己的“紅土水晶”品牌時候,發現商標已經被人搶注,自己辛苦經營多年的品牌,卻拱手讓給了別人,這讓他心痛不已。
經過兩年的創業實踐摸索,2013年,他決定開始擴大市場,重新樹立自己的品牌,在福州特藝城開設了一家門店,這回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注冊商標,然后開始整合資源,調整宣傳策略,制訂產品標準體系,面向全國征集加盟商。在三年的時間里,就有100多家香港和內地的珠寶門店加盟他的品牌。
在創業中,他發現福州特藝城雖然擁有上百家不同珠寶門店,但卻沒有注冊為一家公司,2013年,他成功注冊福建特藝城珠寶有限公司,將福建最大的珠寶商城變為品牌旗下企業。
在如今珠寶行業也遭遇寒冬的年代,他卻給上百家珠寶企業開出了一個取暖的方子——互聯網+珠寶,他希望以網絡推廣、網絡經營模式來吸引更多的珠寶行業加盟,改變過去珠寶行業實體銷售的模式。
創業成功不忘反哺母校
如今,創業成功的他開始反哺母校,面向在校生開設“企業經理人”培訓班,與學校簽訂產業實踐基地合作協議,還選了不少有創業想法的同學到公司里實習。
“實習期間可以在企業里學習公司結構設置、股權架構、人力資源管理等一些公司運作的情況,還可以結識到不少人脈,這樣我們也可以提高創業成功的幾率。”目前正在公司實習、協和學院2013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許振煉說道。
林慶新介紹,目前協和學院有8位學生在公司里實習,下個月正式上線的網絡銷售平臺還將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給學弟學妹們。
“對于創業的同學來說,你不一定非要成為一個全才老板,招商、文案策劃、設計等等任何一個崗位都有可能成就你在這個行業某一領域的創業夢想。”對于想創業的學弟學妹們,林慶新支招說。(記者 張立慶 本網校通社大學生記者 黃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