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胸懷攬才的膽識
“零門檻”落戶贏二次人口紅利
人口流動的最關鍵障礙就是戶籍制度,為徹底打破束縛人才自由流動的條條框框,此次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政策實現真正“零門檻”落戶,體現出武漢敞開胸懷攬才的膽識。
經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大學畢業生在漢落戶比去年同期增長311%。升級版政策出臺后,將推動形成“人口總量快速增長、人口結構持續優化、人才流動合理順暢、戶籍改革全國引領”的新局面,打造大學生落戶“武漢樣本”,使人口數量、人口結構、人口素質顯著提升,在新一輪的人才爭奪戰中再羸先機,再贏第二次人口紅利,也就是人口中的人才紅利。
政策
憑畢業證你就是“武漢人”
留漢大學畢業生年齡不滿40周歲的,可憑畢業證申請登記為武漢市常住戶口,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
解讀
儲備產業人才隊伍
進入新常態階段,經濟增長更多依賴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等拉動,這些領域正是依靠“人”這個生產要素的行業。新政能推動人口總量規模擴張、人口結構合理優化,大力引進集聚產業人才、儲備產業人才隊伍。同時,還能樹立武漢友好、包容的城市氣質,增強武漢對人才的吸引力。
“房子是用來住的”魄力
超250萬平方米安居房,你能租能購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在今年推出首批3800余套人才公寓基礎上,留漢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新政提出,將加大住房建設和供應力度,未來五年,武漢將建設和籌集250萬平方米以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
長江日報記者注意到,在前期安居政策基礎上,武漢讓大學生更“樂居”,政策更加細化——
在此前已試水部分共享服務的基礎上,此次提出“完善共有式的公共空間和配套服務”, 開發配套完善、宜居宜創的“長江青年城”“青年社區”,培育打造創新創業的新青年育成地和新文化策源地;
在此前人才公寓最長租期達3年的政策基礎上,不但人性化操作提出“確有需要的最多可延長2年”,并切實考慮到大學生住房消費習慣,探索建立以“租購并舉”為核心,有武漢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大學畢業生梯次化接續式保障性住房體系,不僅租房價格優,買房也能享優惠價;
相關部門留意到此前人才公寓入住區域不均的情況,突出“產城融合”,合理規劃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的地理空間布局,促進大學生“職” “住”匹配。政策還鼓勵現代產業園、科創小微企業園等各類園區,配建相應數量的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讓留漢大學畢業生住得舒心不“堵”心。
政策
兩個低于“20%”吸引力大
未來五年,武漢將建設和籌集250萬平方米以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其中,大學畢業生安居房(以下簡稱“安居房”)85萬平方米,以6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讓大學畢業生以低于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如屬于合租的可低于市場價的30%)。
大學畢業生租賃房(以下簡稱“租賃房”)165萬平方米,以人均租住面積20平方米為主,推行“共享廚房”“共享洗衣房”和“共享客廳”等共享模式;租賃房租賃期限一般為3年,確有需要的最多可延長2年,延長期內租金標準按照市場價格執行。購買商品房或大學畢業生安居房后,應退出大學畢業生租賃房。
安居房不能上市交易。確需出售的,完全產權大學畢業生安居房由原出售人按屆時市場價80%回購;共有產權大學畢業生安居房,由共有產權人按產權比例以屆時市場價80%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