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留漢大學畢業生能就業、易創業、快落戶、好安居。經過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研究決定,11日,武漢正式發布留漢大學生畢業落戶、住房、收入新政。《關于加強大學畢業生安居保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試行政策》《武漢市大學畢業生在漢工作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3份重磅文件出臺。
據了解,這是繼6月發布《關于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的若干政策措施》后的政策升級版,其中,在全國率先出臺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探索聚才武漢樣本,武漢再次引領全國。
今年1月,武漢提出實施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3月,宣布大學生在讀期間,可以個人名義繳存公積金,解決留漢大學生住房難問題;4月,全面放開大學生落戶門檻;設立人才安居房建設基金;每年提供1萬個以上基層社會服務崗位,吸納大學生就業。6月,出臺9項貼心政策措施,涵蓋安居落戶、促進就業、支持創業各領域。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實施后,武漢相關部門深入到大學畢業生群體,以及高校、企業等相關單位,再次進行調研,進一步完善細化留漢大學生落戶、住房、收入政策,優化人口結構,再贏第二次人口紅利,實現留漢大學生“能就業、易創業、快落戶、好安居”,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為全國探索“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新政重點解決好落戶、住房、收入三大問題,確保5年留下100萬大學畢業生——
實行大學生落戶與就業創業政策全脫鉤, 確保大學生落戶零門檻,打造“門檻最低、手續最簡、機制最活”大學生落戶政策;
加快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力求提供更多的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爭取“讓更多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以低于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近期啟動建設“長江青年城”,打造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的典范樣本;
出臺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確保大學畢業生留漢工作收入不低于全國主要中心城市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