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火爆,但近兩年,網絡文學平臺用戶規模其實增長速度是在放緩的,已經開始進入平緩期。同時,現在網文的收入來源還是比較單一,很多的網文平臺主要收入來源依靠電子訂閱,或者是按字賣錢的模式。雖然這幾年衍生說法提的很多,其實非常多的網絡文學平臺并沒有從衍生業務項目里面掙到很多的錢。
談及原因,某文學公司總編輯分析說,這幾年隨著新用戶的成長有很多的新娛樂形式,占據年輕用戶的使用時間,“比如最近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包括小學生、中學生,更喜歡看漫畫、看動畫、玩游戲,比如說王者榮耀,包括視頻,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娛樂形式也在搶奪網絡文學的時間。這個意義上說,網文訂閱一到兩年內可能會出現瓶頸。”
此外,雖然這幾年大家都在強調衍生,甚至影視作品,事實上都根據網絡文學改編過來的,并不是都改編的很成功,相反有一些網文IP它在經過改編之后,得到的結果并不盡人意,也就是得出來的票房收入并沒有原創好。
就陜西而言,產值情況不是太清楚,和沿海省份相比,陜西的網絡名家并不是很多。謝思鵬分析說:“按理說,陜西是中國文化、文學大省,但目前網絡文學名家較少,本土網站也有,但規模不大,其中具體原因,不太好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