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不少職場人抱怨“累死累活不如PPT(演示文稿)做得好”。有人覺得PPT可以很好地匯報工作,PPT做得好非常重要,也有人覺得PPT只是花架子,一些管理者不注重員工實實在在的付出,存在問題。職場人應該如何對待實干和成果展示的關系呢?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864名職場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9.4%的受訪者會用年終總結、月報等方式匯報工作。但同時,63.7%的受訪者認為“重形式而輕實質”的做法,會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美德淡化。
82.9%受訪者覺得用PPT、年終總結等方式匯報工作重要
廣東廣州某國企公關高級主管孫意(化名)一般用PPT形式的簡報來匯報工作。孫意認為,匯報工作很重要,它能將項目信息簡潔地展現給聽眾,對于領導來說比較有效率,對于基層員工而言,匯報工作是讓領導及時了解個人工作或項目進度的有效方式。
深圳某世界500強企業員工李升(化名)介紹,由于他所在企業的文化和自己工作性質等原因,他日常工作很少使用PPT,僅在業務培訓時使用。平時展示工作成果時一般是以項目為單位,每個項目都有一疊A4紙質匯報材料。
調查中,69.4%的受訪者表示平時會用書面文字的方式(年終總結、月報)匯報工作,56.1%的受訪者用口頭語言的方式(當面匯報、電話匯報),50.5%的受訪者用可視化方式(PPT、視頻、圖表)。19.5%的受訪者不刻意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用實際結果說話。
82.9%的受訪者覺得用PPT、年終總結等方式匯報工作重要。
雖然李升使用PPT頻率較低,但他認為展示工作成果是重要的。“講解PPT是難得的大塊時間,來供你系統性地向領導展示你的工作思路和成果。但只有平時實干了,才能總結出有價值的心得體會。PPT版式的絢麗只是錦上添花”。
有哪些高效、合理匯報工作的方式和技巧?調查中,59.2%的受訪者會抓住任何展現自己工作成果的機會,55.3%的受訪者多用視覺化輔助手段展示,51.1%的受訪者會和領導形成固定的溝通匯報方式。
“在向領導匯報、提問的過程中,專業能力、溝通能力的差距還是很容易體現出來的。”李升認為,在向領導匯報項目時,應提供全面有價值的參考信息,預想領導可能提出的所有問題,并做好準備。
“我們經常說,在職場中,既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這個腳踏實地,講的就是能夠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仰望星空是要更多地去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將自己的工作和企業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中國政法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認為,首先,職場人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工作職責范圍內的目標,對于自己所需要完成的績效、指標,有清晰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之上,可以通過展現自我能力,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第二,職場人在展現工作成果以及自身才華時,一定要和企業的發展目標緊密結合,采用公司文化所倡導的形式來展現。在組織中,既要遵循共同的法則規范,又要學會展現自己的才華和不同的職業風格。
匯報工作,63.7%受訪者反對“重形式而輕實質”
“一個好的PPT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來撰寫、調整。”孫意希望,企業領導能主動拋棄形式主義,更注重內容,“非要做PPT不可的話,也要以內容為主,美觀為輔”。
“我們單位是國企,我感覺國企相比一般企業,匯報會更多一些。我們很多東西都需要審批,匯報的過程很漫長,也很復雜。一般情況下,如果是項目制的匯報,PPT會做得更多一些,我們會專門開會來討論,就會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做這些PPT。”孫意介紹說,他做PPT時,部門內部會有人來把關,給出反饋意見,“特別是格式、用詞、關鍵點、內容點等,會反復地改,浪費了很多時間和人力。有的時候一個PPT,從我到帶我的領導,再到部門領導,僅僅這三層,我們可能就會來回改十幾遍,但實際上最終呈現的效果并沒有多大區別”。
調查顯示,63.7%的受訪者認為匯報工作“重形式而輕實質”的做法,會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化美德淡化。
孫意覺得,在匯報材料和匯報過程方面浪費大量人力財力,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弊大于利,表面上維護了企業運營的等級和秩序穩定,但實際上做了許多無用功。
王霆認為,如果重形式而輕實干只是企業里某一個人的行為方式,那這種行為自然不會被企業所接納。但是如果在整個企業里面形成了這樣一種氛圍,大多數人都在追求浮夸的形式主義,這種文化必然就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讓那些腳踏實地工作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感覺失去了自己在職場的存在意義,導致他們被排擠出去,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男性占50.9%,女性占49.1%。00后占0.5%,90后占28.7%,80后占53.7%,70后占14.0%,60后占2.6%。(記者 王品芝 實習生 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