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于6月17日下午3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大學生就業和返鄉工作有關情況。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表示,國辦文件提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20條政策措施,對促進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和今后的就業工作都有重要意義。吳愛華從教育系統的角度,主要介紹五個方面:
一是致力于拓展崗位。中小微企業是非常重要的就業渠道,文件提出支持中小微企業更多吸納畢業生就業,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同時,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給予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等政策。對畢業年度靈活就業的畢業生給予社保補貼。同時,今年還將繼續穩定擴大國企招聘規模。
二是致力于基層就業。基層是引導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去向。文件首次提出,社區專職工作崗位出現空缺要優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數量專門招用高校畢業生。對到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基層事業單位正式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文件還規定招聘為事業單位正式工作人員的,可按規定提前轉正定級。
三是致力于便利求職。文件明確提出,畢業生6個月內已進行體檢的,用人單位原則上不得要求重復體檢(法律另有規定的崗位除外),這既解決了畢業生求職中常常被要求重復體檢的問題,也維護了畢業生的健康權益。文件還提出簡化就業手續,從2023年起,取消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不再將報到證作為畢業生錄用、落戶、檔案轉接等手續的必需材料。
四是致力于應對疫情。文件提出多項階段性政策措施來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推出助學貸款減負政策,免除今年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本金可申請延期1年償還,今年的應屆生和往屆生都可以享受此政策,共惠及400多萬人。此外,對因疫情延遲離校的,延長畢業生報到入職、檔案轉遞、落戶辦理時限。
五是致力于就業指導。文件明確,要健全高校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系,按一定比例配齊配強就業指導教師,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項目”,面向就業困難群體推出就業能力培訓、幫扶。
(總臺央視記者 史迎春 梁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