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湖南公司因將員工單方面調離北京并遭到員工拒絕后,決定將該員工開除。
這一行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爭議。經過仲裁、一審、二審和省高院再審,最終該員工獲賠14.26萬元。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官網披露的判決書顯示,何某某2009年5月22日入職湖南某公司,雙方簽訂有書面勞動合同。2018年1月1日,雙方約定勞動合同變更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月工資標準6200元。
2020年7月,公司提交了工作地階段性調動通知書,稱因辦公室裝修,驗收部全體員工暫調長沙市工作,期間為2020年8月5日至2021年2月8日,要求何某某2020年8月6日到公司人事部辦理報到手續。何某某否認收到該通知書。
北京高院經審查認為,勞動者工作地點屬于勞動合同中的重大事項。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用人單位對工作地點的調整如果對勞動者帶來實質性影響的,應征得勞動者的同意。如果用人單位認為存在不可抗力或根據生產經營需要,必須對勞動者工作地點進行調整的,也應當依照法定程序解決。
公司將何某某的工作地點由北京調整至長沙,即使如公司所稱僅是臨時性調動工作地點,也對何某某帶來了實質性影響。在沒有與何某某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公司單方解除與其的勞動合同,沒有法律依據。一、二審法院依據查明的事實,所作處理并無不當,公司及其北京分公司申請再審的理由不能成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