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
有要跨入初三的同學經常問:怎樣才能在中考[微博]英語考試中取得高分?實際上,只要你平時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逐步提高,把工夫花在實處,在考試前適當地做一些模擬試題,了解各種測試特點,成績就自然不會壞。與其到考試前夕搞題海戰術,倒還不如踏踏實實、一點一滴地積累。那么這一年大家該怎樣去學英語呢?
(一)聽力
1、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英語老師在課堂上的語言。一般的英語老師在英語課堂上都是盡可能地利用英語來組織教學,無論老師說多說少,同學們都可以把這當成練習聽力的好機會。在聽得不大明白的情況下,要仔細聽上下文,從老師前后的語言中來猜測、判斷語意,或是根據老師的手勢、眼神、動作等來分析,千萬不要因為聽不大懂而放棄。如果能利用好老師的課堂上的語言,對你的聽力會有不少的幫助。
2、在這一年里,充分利用國內或國外的優秀的英語廣播和電視節目等,選擇比較適合自己水平的節目,看比較簡單的英語原聲電影等等。現在有很多電視頻道和廣播都有針對中學生開辟的欄目,同學們不妨每天定期收看,并作好聽力記錄,把能夠聽懂的東西記錄下來,也可以把不明白的句子或單詞記錄下來(盡可能地記錄),等節目結束后去揣摩或問老師。堅持下來,就會在無形中既提高了聽的能力,還能有助于增長詞匯量和知識,是幫助你打下牢固聽力基礎的較好方法,并建立語言溝通能力和自信心的有效途徑。
3、在泛聽的基礎上,必須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專項、綜合和強化性聽力訓練。選擇難易適度的材料,先易后難,先慢后快地進行。
4、注意做題方法。在做聽力題時,一定要做到聽前先把聽力試卷全部看一遍,尤其是聽對話和聽短文這兩種類型,以大概掌握主題內容,縮小聽力范圍;聽第一遍時,不要急于做答,應仔細把全文聽完,盡可能弄明白文章在講什么;聽第二遍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做一些記錄,如:時間、地點、數字、人物、天氣等等,同時把可能正確的答案做上記號,以便聽第三遍時檢驗核對。
(二)閱讀
1、提高閱讀能力的最有效辦法是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選擇不同文體和不同題材文章,培養自己的語感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知識。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每天或每周幾天都要堅持不懈地進行課外閱讀。
2、重視閱讀材料的選擇。不單從興趣出發,相反,有意識地讀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甚至不大感興趣的科普、歷史、哲學等方面的文章。另外,針對不同的訓練目的,可以選取內容難度不同的閱讀材料。例如,進行快速閱讀時,可以選擇生詞量較小、篇幅較短的文章;而重點在擴大詞匯量、拓寬視野的閱讀訓練,就可以選擇英文雜志或報紙。此外,還要注重循序漸進,根據不同階段自己英語水平的變化選擇相應的閱讀材料。
3、進行有效的閱讀方法訓練。可以利用老師布置的閱讀文段,也可以利用自己選擇的文章來進行訓練。同學們首先要善于培養自己對文章上、下文和指代關系的推理能力,要學會領悟詞義及判斷句子之間邏輯關系的能力以及抓住關鍵詞語捕捉信息的能力。
4、閱讀時不但要領會文章的意思,還要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預測故事的結尾,對人物關系、人物品質以及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過程等做出準確的判斷。
(三)寫作
英語寫作能力也是靈活運用知識的一種綜合能力。
1、中國有句古話,叫“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作”。同樣,要使自己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首先應該熟讀和背誦一些句型和短文。許多同學寫出來的語言根本不符合英語的語言習慣,相當一部分人有對照中文逐字翻譯的不良習慣,不去理會中英文的差異。大量的背誦和閱讀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辦法,同學們若有大量的現成語言積累在腦海里,自己寫起文段來,就可以做到脫口而出,或是模仿、套用,甚至發揮。
2、可以采用循序漸進、靈活多樣的練習方式。從根據提示詞寫單句開始,到寫單句,然后到寫幾句話,最后到寫流利的文段。
3、嘗試多種形式的寫作,如短信、說明、通知、便條、明信片、看圖寫作、根據表格或記錄寫短文等。
4、在練習時,要充分了解所提供的情景素材,注意使用常見的連接詞來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使句意表達連貫、語法正確、符合邏輯。還要注意字母的大小寫和標點符號。
(四)語言知識
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相輔相成,但是要想使這四種技能做到扎實嚴謹,少不了必須的英語語言知識。語言知識是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服務的,是它們得以提高的有力保證。關于語言知識的學習,同學們可以嘗試:
1、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先親自動手,對兩年來教材中所要求掌握的基本語言知識先做一個系統的歸納,如時態、詞類、簡單句的結構以及一些常見的或重要的句型。在進行整理的過程中,切忌把語言現象作為孤立的語言來總結,必須把他們放在語境和上下文中來體會和總結。例如在總結一般過去式時,不妨把你在教材中和平時的閱讀中所見到的一般過去式的句子有選擇地摘錄下來,然后對他們的結構、用法和變化進行比較,最后你對一般過去式的理解就不會是機械的了。
2、在自己總結之后,對所學的語言知識有了一個自覺的回顧,但是由于同學們的經驗和水平有限,肯定會有丟失和偏頗之處,因此筆者建議大家在隨后的初三階段選擇一本適合初三學生閱讀的語法書,邊看邊對照一下自己先前的總結,在得到系統、全面、正確的知識的同時,看看有那些是理解不當或是學過但已經遺忘的知識。
3、可以結合語法書,選做一些適合的語法練習,以加深和鞏固語言知識。
4、適當而科學的語法練習是必要的,但是千萬不能為了學語言而學語言,為了學語法而學語法,為了學詞匯而學詞匯,忽略了學習英語的目的是幫助自己更好地組織思想,更好地交流思想。同學們應該在了解語法的大體知識的基礎上,盡快轉到閱讀、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上。一味地死摳語法也是不可能學好英語的。
【物理】
初中物理知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物理事實(物理現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初中物理主要學習有關力、熱、聲、光、電幾大部分。學習物理先是要“學會”,這是初級階段,然后是“會學”,這屬于高級階段。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方法是:首先通過觀察、實驗,認清物理現象,了解物理事實,建立物理圖景,再進一步通過概括、分析和歸納,形成概念找出規律。同時要學會把物理概念、規律和物理現象、物理情景聯系起來,理解它們的物理意義,并及時進行總結,形成知識網絡。這樣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又有利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要體現“物中有理”,“理中有物”。做到三重視,即重視知識的引出或建立過程,重視其物理意義,重視聯系實際及其應用。
(一)了解學科特點是學好物理的前提。
物理學科的基本特點是:知識量大,涉及面寬。體現有四多:概念多,規律多,公式多,實驗多。初中兩冊物理書總計77個知識點,26個基本公式,23個重要實驗,97個知道,37個“理解”層次要求。面對如此多的知識含量,首先要確立一個原則,就是“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來”的原則。
就是說該記的規律、概念、公式和定義必須記住,記不住就談不上靈活運用,記不住就談不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知識,才能逐步培養我們的實驗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我們講的“記”并非死記硬背,是指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
(二)勤奮是學好物理必要條件。
人之初,性本懶,懶是學習成功的大敵。怕苦、怕累是阻礙學習成功的絆腳石。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動。要想取得良好成績,就必須付出代價。勤奮出天才,有耕耘才會有收獲。在學習中要靠頑強毅力不斷地與懶惰思想作斗爭,這樣才能學好物理。
(三)好的學習方法是學好物理的重要途徑。
1、讀好物理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物理書分三個階段:
(1)課前讀書,認真預習,摸清老師要講內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內容,做到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聽課。
(2)課上打開書,邊聽,邊看書,邊思考,對照老師講解與書本陳述異同點,深入理解,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3)課后看書,將課本中重要概念、規律、定義和公式進一步理解,讀書的過程就是對物理知識深入理解的過程,也是加強記憶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再做題,必將提高做題速度和正確率。
2、聽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認真聽講是學好物理的關鍵,聽課應把握以下幾個環節:①知識是怎樣引出的?②知識內容是什么?③所學知識概念應怎樣理解?④所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什么應用?
3、重視知識體系的建立
每章節學習完畢,都應進行小結,按知識條塊歸類,并建立相關的知識網絡,將平時細碎的知識進行縫合,將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楚,由點到面形成網絡。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就是對知識加深理解的過程,也是提高綜合歸納能力的過程,也是深刻理解知識內涵和外延的過程。
4、重視做題訓練
人之初,性本忘,遺忘是人的共性。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人的遺忘是有規律的,人的記憶經過24小時則將忘掉50%以上,假設所學內容課堂上記住100%,那么經過24小時,所學知識將在腦海中僅存不足50%。因此,及時反饋,及時復習,加強做題,強化訓練就非常必要。
做題訓練是考查知識是否掌握的重要環節。做題要有一定的量,沒有量也就沒有質。通過做題,明思路,找方法,尋規律,力爭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訓練查缺補漏,提高能力。
5、建立錯誤檔案
將平時考試和練習中的錯誤記錄在案,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查找相關的知識漏洞,及時補缺。必須做到犯過的錯誤不可重復再犯。
(四)注意初三物理與初二物理的區別。
初二物理教材注重物理現象教學,通過物理現象教學,引起學生興趣,引發思考,探究因果,提高素質。初二物理學習特點是記憶為主理解為輔。
初三物理教材隨知識難度的增加,由物理現象教學逐步進入理論教學。例如,機械能、內能、電學的8大概念看不見,摸不到,缺乏直觀性,具有抽象性。因此學習方法也應隨之改變,如果說初二物理學習是以記憶為主、理解為輔的話,那么初三物理學習就應以理解為先,強化記憶,靈活運用,提高能力。
初三學生還面臨著升學考試任務,因此我們著眼點還要面對升學考試,因此在平時學習物理時必須以中考[微博]尺度要求自己,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應對中考。
【化學】
《化學》對同學們來說并不十分陌生。早在上小學時,小學自然課程里就滲透了一些化學常識。如今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到處充滿著化學現象和化學招牌。例如“化學產品”、“化學藥劑”、“化工原料”等等。
認識化學現象、研究化學學科從遠古時代就進行了探討。“鉆木取火”是造就人類文明的“紀元”,而“鉆木取火”,火的產生及漫延,正是人類研究化學的最原始時期。如今《化學》在現代國防建設、現代工業建設、現代農業生產、高科技(含宇宙探索)建設、醫藥衛生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例如:
鋼鐵是國家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物質。有的需要高硬度的碳鋼、有的需要耐腐蝕的不銹鋼、有的需要耐超高溫的鎢鋼、有的需要耐沖擊的錳鋼等等。冶煉這些特種鋼正是人們從開采的礦石中,經過化學冶煉制出生鐵,生鐵再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生產出性能各異的鋼種。航天工業反映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不僅航天器所用的材料要經過嚴格的化學加工,推動火箭的燃料以及燃料燃燒本身,都要由化學變化規律研制而成。石油工業,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發展興衰。石油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加工,不僅為我們提供天然氣、汽油、柴油等重要燃料,還為我們提供生產各種性能的塑料原料、合成纖維原料、合成洗滌劑材料、醫藥原料、炸藥以及合成農業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等。
農業要靠科學技術來發展,合理使用高效農業肥料、合理噴灑化學農藥、改良劣質土壤等都離不開化學學科的應用。
保衛國家、捍衛國防,需要高性能的武器裝備和高爆炸力彈藥。這需要充分運用化學手段來生產特殊鋼材和用化學原理來合成炸藥。
至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文化娛樂、體育鍛煉器材等等已經和化學結成了不解之緣。
綜上所述,化學學科已經成為人類知識寶庫中的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因而我們要學習化學、掌握化學技能、探索未知的化學奧秘。怎樣學好化學課程?現提出以下一些看法供同學們參考。
(一)牢固掌握化學用語、認真運用化學工具是學好化學學科最起碼的條件。
化學知識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財富。為了加強化學學科的知識交流,為了共同探索化學的未知領域。國際會議制定了各國通用的化學用語。在初中階段,同學們要特別掌握的化學用語有:
1、部分元素名稱、元素符號和分類
2、準確掌握物質的名稱、俗稱及化學式
化學式是該物質最小微粒(一般指分子)中元素種類和原子個數的組合式。書寫要準確,學會命名,熟悉俗稱。
為了準確掌握化學式的書寫,同學們在學習“化合價”時,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化合價”的運用,確保化學式書寫準確。
3、準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是運用化學式來表達化學反應的正確結果,是以化學反應事實和質量守恒定律為依據,指導化學工業生產。
書寫化學方程式,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有關的計算是同學們學習化學的重點和難點。同學要注意這部分的學習、理解和記憶。
(二)認真理解和掌握化學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是初中化學重點學習部分。對基本概念要準確理解。并能運用基本概念來分析化學反應現象。
基本理論是研究化學現象的根本。但初中所學的原子理論、分子理論都是初步的、基礎的,但基本理論對今后學好化學課程、做好化學研究將是極為重要的。
(三)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真實記錄,提高化學實驗的動手能力。
化學實驗是研究物質化學變化最有力的說明。化學也是以實驗為依據的。同學們要學會觀察實驗、操作實驗、描述實驗現象和過程、記錄準確的實驗現象和結果,完成好實驗報告。
(四)熟悉重要物質的組成和性質。
初中化學所研究的物質,都是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例如:我們要學習人類需要的第一物質氧氣,第二物質水,等等。學習時不僅感到親切,熟悉,而且通過學習也會對它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用途有了進一步了解。
(五)學會把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社會實踐相結合。
我們就生活在化學變化的環境中,如何用化學知識解釋一些現象?如何成為環境保護的一份子?如何正確、安全地使用化學用品等。通過聯系實際,不僅提高了學習化學的興趣,也為今后化學學科學習的深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化學學科是能力培養的重要學科。
化學學科是一門研究物質(多指微觀物質中的原子或分子等)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合成及應用這樣一門自然科學。它對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實驗動手能力以及自學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在這些能力提高的同時,學化學的興趣更濃了,對化學知識的追求感更強了。
來源:學而思中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