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長樂區圖書館、文化館創建總分館服務體系啟動授牌儀式在長樂營前新區體育中心舉行,這標志著長樂全區范圍正式建成“15分鐘文化圈”,人人家門口都有一座“圖書館”。
工作人員在體驗使用電子資源查閱一體機。
此外,總建筑面積達到13500平方米的長樂區圖書館新館目前處于規劃設計階段,預計將于2020年建成,屆時藏書量有望突破百萬冊。建成后,它將是各縣(市)區用于圖書藏借閱服務面積最大的圖書館。
每個居民家門口
都有一座“圖書館”
昨日,長樂區圖書館、文化館創建總分館服務體系啟動授牌儀式上,兩館(圖書館和文化館)向長樂區18個鄉鎮(街道)分館贈送電子資源查閱一體機、RFID館員工作站、監測門和計算機等自動化管理設備。
“除了18個分館外,我們還在學校、企業等單位分布了90多個圖書流通點。”長樂區圖書館館長李文挺說,總分館服務體系運行以后,將實現區、鎮、村三級圖書館(室)網絡的統一服務、圖書統一采購編目、通借通還和數字資源的統一供給。“以前,村民一定要到城區來才可以享受圖書館的一些資源,現在只要用社保卡、身份證或銀行卡可就近借閱。15分鐘范圍內都有一個閱讀點,真正實現了在全區打造15分鐘文化圈的目標。”
記者注意到,總分館服務體系著重強調圖書館在數字資源推廣和延伸服務方面的作用,因而現場贈送給18個鄉鎮(街道)分館的電子資源查閱一體機就十分重要。記者看到,一體機上不僅有圖書期刊借閱、名師講堂、政務公開等信息,還可以對全區范圍的紙質書籍進行檢索訂閱。據介紹,未來還將支持基于大數據平臺的活動直播。
記者體驗發現,通過微信掃一掃,就可以在手機上閱讀電子書,十分方便。“目前電子書籍超過3000冊,期刊約1000種,它們都將定期更新擴容,其中電子書每月更新3000冊。”李文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