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海漂垃圾整治考評小組公布今年第二次海漂垃圾治理考評結果,長樂區以總分99.5位列第一名。
本次考評隨機抽取21個岸段,根據總分進行排名,從高到低分別為長樂區、馬尾區、福清市、羅源縣、連江縣。本次考評有11個岸段評級為A級,6個岸段評級為B級,4個岸段評級為C級,沒有岸段評級為D級。
A級岸段分別為羅源縣松山鎮的白水圍墾海堤;連江縣下宮鄉的漁村自然村岸段;馬尾區亭江鎮的閩安燈塔至閩安站、瑯岐鎮的云龍度假村管理處至龍王洞;長樂區湖南鎮的金沙灘、漳港街道的南澳沙灘和仙岐沙灘;福清市高山鎮西江海堤、江鏡鎮的陳厝村岸段(含陳厝村漁港)、三山鎮的殼港海堤(澤歧段)、龍田鎮的厝場村岸段(含龍田東壁島漁港)。以上岸段總體干凈整潔,保潔到位,考評組特提出表揚。
B級岸段分別為羅源縣松山鎮的跡頭避風錨地、碧里鄉的新澳便民碼頭至寨下;馬尾區瑯岐鎮的云龍矮嶺墾區段;福清市高山鎮的北垞漁港、沙埔鎮的龍洋村岸段、三山鎮的上坤東沙碼頭。以上岸段較干凈。
C級岸段分別為連江縣琯頭鎮的古湖、筱埕鎮的海潮寺沙灘、大埕沙灘岸段、嶼仔尾至海潮寺。以上岸段垃圾較多,考評組要求有關地區要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加強海漂垃圾治理。
對于下一階段工作,考評小組要求沿海各縣(市)區要嚴格按照《福州市貫徹落實國家海洋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要求,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堅持陸海統籌,摸清海漂垃圾來源,從源頭上控制垃圾入海。要積極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建立符合當地實際的海漂垃圾治理長效機制。不斷優化自查考評方式,確保海漂垃圾治理和考評工作常態化。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動員沿海群眾積極參與海漂垃圾治理行動,提升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