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和留守老人無人照料怎么辦?智慧居家養老給出答案。長樂區去年以來有序推進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工作,切實提高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引進養老企業“禾康智慧養老”,搭建智慧養老平臺,提供“互聯網+養老”信息專業化服務。截至目前,該項服務已在全區30個社區全面鋪開。
據介紹,智慧養老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專用手機等設備,開展遠程定位、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和健康檔案、定期回訪、緊急救援(應急救助)、健康體檢等,并且配備助老員,為老人提供洗衣、做衛生、代購、按摩、聊天等服務。
在吳航街道十洋社區,流傳著這樣一個“母女”情深的故事。“老媽媽”每天用定制的智能手機給“女兒”打電話。“女兒”一接到電話,就去幫“老媽媽”打掃衛生,洗菜做飯。其實“女兒”是智慧養老平臺派駐社區的助老員。
有一次,82歲的“老媽媽”黃女士摔倒住院,無助時想起了助老員陳月容,立即給她打電話。得知老人受傷,陳月容迅速趕往醫院。為讓老人安心養病,她不僅買來老人愛吃的水果,還變著法子給老人做一日三餐。照顧老人的事,陳月容對身邊的人只字未提。直到老人康復出院,給陳月容所在的智慧養老平臺送來錦旗,大家才知道陳月容精心照顧了老人十幾天。
在長樂,隨著智慧養老平臺老人檔案的建立健全,線上線下服務日漸完善,老人不僅會熟練使用“SOS”一鍵呼救功能啟動緊急救援服務,還會使用手機撥打952183預約服務,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家政清潔、生活照料、緊急救援、文化娛樂、預防保健、精神慰藉等一系列服務。
家住漳港街道的陳女士一天夜里突發心絞痛,情急之下按了手環SOS緊急呼叫,深夜的呼叫信息讓助老平臺的值班人員意識到有緊急情況,立即通知附近的助老員趕往老人家中。因搶救及時,陳女士化險為夷。
如今,智慧養老“觸角”還延伸進了農村。比如,鶴上鎮新覽村依托大數據建設了數字鄉村健康管理平臺,通過數字化管理,確保村民健康安全,老人獨自在家,血壓高了,大數據平臺遠程監測,及時發現,及時介入,為老人健康“保駕護航”;在鶴上鎮東平村老人公寓內,行動不便的老人通過智慧平臺點餐,紅色助老餐廳的志愿者收到“下單”指令,美味可口的飯菜,很快就端到老人面前;漳港街道百戶村建設了“智慧百戶”平臺,能夠匯集村民的健康數據,村委會與村衛生所合作,每月為村民進行免費體檢。(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通訊員 陳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