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樂梅花鎮古城門,周邊古城墻經過修復,已重新煥發生機,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時光。這是9日記者走進梅花鎮的所見所感。
“梅花鎮古城門周邊改造修繕工程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重點改善提升項目。”長樂區梅花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工程涉及立面改造面積923.5平方米、拆除建筑面積1053.9平方米,總投資約1100萬元。項目從去年3月開始動工,歷時9個月,目前已基本完工。
據了解,長樂梅花鎮古城墻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至今已有600多年。作為梅花文旅的首張靚麗名片、古城保護更新發展的示范點,項目從古城墻恢復、建筑風貌協調、景觀環境提升和活力業態植入四個方面入手打造古城樂活場所。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梅花鎮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與周邊群眾積極溝通,順利完成征遷任務同時,做好城門周邊桿線規整、城門位置城墻剝離等工作,有效保護修復供銷社、水產站等歷史風貌建筑。
記者見到,改造完成后的古城門別具一格,周邊設置了露天“舞臺”,兩側建有階梯臺階,可供村民邊休憩邊欣賞節目。“梅花鎮自古以來民間藝術氛圍就很濃厚,村民不僅精通吹拉彈唱,還傳承下來不少手工技藝。”上述負責人表示,將古城墻中間的空地改造成“舞臺”,能讓村民盡情展示才藝,為梅花的文旅項目發展再添亮點。“元旦假期,村民自發在此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觀看。”
“我們將繼續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加快古城修繕,努力將‘濱海休閑旅游古鎮’的奮斗目標變成美好現實。”梅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梅花鎮將持續在古城墻周圍引入活力業態項目,把梅花眾多非遺文化,如織魚網、刺繡、風燈制作、剪紙等,開發打造成具有梅花特色的系列文創產品,在古城墻內進行展示,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通訊員 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