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龍江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不斷推進,福清的母親河正實現美麗蛻變。日前,記者從福清市獲悉,龍江中下游(南門閘—濱海大通道)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已全面鋪開,其生態修復工程取得新進展。
據了解,龍江中下游生態修復工程起于南門橋,止于海口特大橋,長約16公里,在沿龍江兩岸將布置步道6.66公里,全線分布5個串珠公園,3個滯洪湖生態公園。目前,該工程正分段有序施工,一標段(利橋—城市花園)生態修復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標段(倪埔橋—清昌大橋)生態修復工程也在快速推進。
記者在利橋—城市花園段看到,河面上白鷺翔集,市民在岸邊步道上休閑鍛煉,樂享生態治理成果。據介紹,該標段屬于龍江中下游綜合治理PPP項目的重要子項,總投資約5387.86萬元。治理內容包括新建人行橋、景觀廊架、休憩廣場、兒童游樂場,以及全長3200米的步行道、慢跑道和一條500米的人行景觀棧道。
在倪埔橋—清昌大橋段,各種大型機械來回穿梭作業,工人們正加緊對景觀棧道與周邊場地進行平整施工。該項目段建安費約4500萬元。目前龍江北岸正進行地形修整與苗木種植,南岸正進行棧橋施工,預計5月完成。
近年來,福清市著力實施龍江中下游綜合治理工程,治理內容涵蓋河道重塑、生態修復、路堤結合、水質提升、閘站及滯洪湖、智慧水利工程六大工程。其中,生態修復工程是在沿龍江兩岸打造集人文、生態、文旅為一體的綜合性濱江休閑帶,讓龍江流域永葆福清母親河的生機與活力。(記者 錢嘉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上下杭“花墻”絢爛吸睛 將持續到“五一”2025-04-10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